用复合型法反演震源破裂过程的研究

被引:8
作者
林邦慧
胡小幸
董大南
林纪曾
机构
[1] 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 上海天文台
[3] 广东省地震局
关键词
P波频谱; 震源破裂方式; 复合型法; 反演; 震源参数; 震源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探讨了用P波频谱研究不对称双侧破裂方式与正交破裂方式的方法,研究了用复合型法反演震源参数的可行性。 用这种方法反演了1966年3月8日邢台马兰6.8级地震及1966年3月22日东旺6.7级地震的震源参数。通过与用网格尝试法反演的结果及余震分布等进行比较,认为这种反演方法除了与过去的网格尝试法类似,可以得到最优拟合参数解外,还可以大大减少计算量,实现了网格尝试法难以实现的更复杂的震源模式的反演。 本文还用此方法研究了1962年3月19日广东河源6.1级地震及1969年7月26日广东阳江6.4级地震的破裂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河源地震的破裂方式是正交三侧破裂。北西方向为主破裂,破裂长度8km,破裂速度0.6km/s. 南东方向破裂长度较短,约2km,破裂速度2.0km/s.正交侧指向南西,破裂长度3km,破裂速度0.5km/s,这个结果与余震分布图所显示的图象很相象。阳江地震的破裂方式是不对称双侧破裂。主破裂方向为北东东,破裂长度14km,破裂速度0.8km/s;朝南西西向的破裂长度5km,破裂速度0.6km/s。
引用
收藏
页码:337 / 351+449 +449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鲜水河断裂带强震的破裂过程与地震活动 [J].
林邦慧 ;
陈天长 ;
蒲晓红 ;
刘万琴 ;
彭美宣 ;
张卫平 .
地震学报, 1986, (01) :1-20
[2]   不对称双侧破裂过程的研究及其在海城地震的应用 [J].
林邦慧 ;
陈运泰 ;
魏富胜 ;
李志勇 ;
不详 .
地震学报 , 1979, (02) :133-149
[3]   新丰江水库地震的震源机制及其成因的初步探讨 [J].
王妙月 ;
杨懋源 ;
胡毓良 ;
李自强 ;
陈运泰 ;
金严 ;
冯锐 .
中国科学, 1976, (01) :85-97
[4]  
中国地震目录[M]. 科学出版社 , 顾功叙 著, 1983
[5]  
最优化计算方法[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席少霖,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