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用向日葵主要经济性状遗传及其相关分析

被引:14
作者
葛玉彬 [1 ,2 ]
陈炳东 [3 ]
卯旭辉 [1 ]
贾秀苹 [1 ]
机构
[1]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2] 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
[3] 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关键词
不完全双列杂交; 遗传; 相关; 配合力; 向日葵;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5 [向日葵];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选用改良的7个细胞质不育系和6个优良分枝性恢复系为亲本,采用NCII遗传交配设计配置42个杂交组合,对主要经济性状进行遗传及相关分析。结果表明,8个性状组合间差异极显著。叶片数、子仁含油率和子仁率的遗传变异主要由加性基因效应引起;株高、盘径和生育期遗传变异主要由非加性基因效应主导;单株产量和千粒重遗传变异由基因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共同控制;亲本一般配合力(GCA)效应分析结果表明,LQ194A、LQ252A、Y109、R9706R、F15-1是优质、高产、多抗亲本。特殊配合力(SCA)效应和总配合力(TCA)效应分析结果筛选出LQ218×9706R、LQ28×Y109、LQ28×9706R、LQ178×Y109、LQ218×F15-1R、LQ28×F15-1R和LQ28×Y112等综合性状较好、遗传特点鲜明的优势组合;不育系对盘径和千粒重性状F1形成过程起主要作用。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千粒重与子仁率和单株产量分别表现显著负相关和极显著正相关。性状的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接近一致。
引用
收藏
页码:515 / 52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索氏抽提测定含油量的方法改良及其应用 [J].
方敏 ;
丁小霞 ;
李培武 ;
张兆威 ;
陈小媚 ;
姜俊 ;
张文 ;
甘冬生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2, (02) :210-214
[2]   新型向日葵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恢复系的筛选 [J].
梁国战 ;
张贵祥 ;
魏廷武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2, 34 (01) :106-108
[3]   向日葵种质的SSR分析 [J].
谭美莲 ;
杨明坤 ;
严明芳 ;
汪磊 ;
王力军 ;
严兴初 .
西北植物学报, 2011, 31 (12) :2412-2419
[4]   油用向日葵数量性状的遗传变异和相关分析及育种选择 [J].
向理军 ;
雷中华 ;
石必显 ;
侯江华 ;
马林 ;
孙逊 .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0, (09) :35-38
[5]   利用野生种质构建向日葵细胞质雄性不育源的研究 [J].
王德兴 ;
崔良基 ;
CCJAN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7, (04) :416-419
[6]   我国向日葵品种改良进展及其与国外的差距 [J].
安玉麟 ;
孙瑞芬 ;
冯万玉 .
华北农学报, 2006, (S3) :1-4
[7]   油用向日葵主要性状的变异系数与产量的相关研究 [J].
吕德贵 ;
陈皆辉 ;
董金生 ;
刘丙臣 ;
石晓翠 .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5, (02) :20-25
[8]   向日葵不育系恢复系主要性状配合力分析 [J].
王贵 ;
刘学文 ;
韩英 .
黑龙江农业科学, 1989, (05) :12-16
[9]  
实用统计分析及其DPS数据处理系统[M]. 科学出版社 , 唐启义,冯明光著, 2002
[10]  
农作物杂种优势[M].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 卢庆善等主编,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