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南纵向岭谷地区可降水量的变化特征

被引:15
作者
万云霞 [1 ]
张万诚 [2 ]
肖子牛 [3 ]
机构
[1] 云南省专业气象台
[2] 云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3] 国家气候中心
关键词
气柱可降水量; 变化特征; 纵向岭谷; 通道-阻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6 [降水];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NCEP/NCAR 1948~2002年月平均比湿、风场以及高度场等再分析资料,对纵向岭谷及周围地区的多年平均气柱可降水量及其月、季节变化以及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纵向岭谷地区可降水量具有明显的月际、季节、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在纵向岭谷地区,气柱平均可降水量季节变化明显。四季都为南湿北干的分布,夏季可降水量含量最大,冬季最小,云南大气含水量的分布在整体上大致为西北东南向的"凹"字形。纵向岭谷可降水量的月际变化反映了纵向岭谷地区南北向通道作用和东西向阻隔作用。夏季可降水量在25°N附近、98.5°E附近以及106°E附近地区发生了明显变化。夏季、冬季纵向岭谷区的可降水量变化具有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纵向岭谷区夏季可降水量在20世纪70年代初发生了年代际变化;冬季可降水量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60年代后期以及80年代初期发生了年代际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657 / 66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中国西南纵向岭谷区近百年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 [J].
张万诚 ;
万云霞 ;
肖子牛 .
自然资源学报, 2006, (05) :802-809
[2]   夏季东亚地区水汽输送的气候特征 [J].
周长艳 ;
何金海 ;
李薇 ;
陈隆勋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5, (01) :18-27
[3]   中国夏季降水的水汽通道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J].
田红 ;
郭品文 ;
陆维松 .
热带气象学报, 2004, (04) :401-408
[4]   青藏高原及周围地区大气可降水量的分布、变化与各地多变的降水气候 [J].
蔡英 ;
钱正安 ;
吴统文 ;
梁潇云 ;
宋敏红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4, (01) :1-10
[5]   我国夏季降水的年代际变化及华北干旱化趋势 [J].
黄荣辉 ;
徐予红 ;
周连童 ;
不详 .
高原气象 , 1999, (04) :465-476
[6]   夏季东亚季风区水汽输送特征及其与南亚季风区水汽输送的差别 [J].
黄荣辉 ;
张振洲 ;
黄刚 ;
任保华 .
大气科学, 1998, (04) :76-85
[7]   中国大气水分气候变化研究 [J].
翟盘茂 ;
周琴芳 .
应用气象学报, 1997, (03) :87-91+93-96
[8]   我国平均水汽含量分布的基本特点及其控制因子 [J].
邹进上 ;
刘惠兰 .
地理学报, 1981, (04) :377-391
[9]   Atmospheric hydrological budget with its effects over Tibetan Plateau [J].
BAI Jingyu XU Xiangde Chinese Academy of Meteorological Sciences Beijing China Nanjing Institute of Meteorology Nanjing China .
JournalofGeographicalSciences, 2004, (01) :8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