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3 条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对城市碳排放的影响研究
被引:68
作者:
郭艺
[1
,2
]
曹贤忠
[1
]
魏文栋
[3
]
曾刚
[1
,2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
[2]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
[3]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来源: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长三角地区;
区域一体化政策;
城市碳排放;
准自然实验;
中介效应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083305 ;
1204 ;
摘要:
长三角地区是中国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示范区,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区域。在中国行政区经济向一体化经济转变的背景下,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政策在降低行政壁垒,优化要素配置的同时,产生了怎样的碳排放效应?本文基于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以2010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的颁布视作一项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DID)模型,研究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对城市碳排放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中介效应模型,识别区域一体化碳排放效应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2010年实施的长三角一体化政策显著降低了城市碳排放,并经过共同趋势检验、PSM-DID、安慰剂检验等稳健性检验依然成立;从动态效应来看,区域一体化政策的碳减排效应出现在政策实施后的第三年;从城市等级来看,区域一体化政策对高等级城市碳排放减少的促进作用大于一般城市;从作用机理来看,区域一体化政策通过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城市技术水平的提高,显著降低了城市碳排放,而通过城市间经济联系的增强,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城市碳排放。因此,建议建立长三角城市间碳减排与绿色发展的互动合作机制,构建可监测、可操作的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加大长三角城市绿色科技联合攻关力度,推动产业低碳化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81 / 192
页数:12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