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学:从循证走向智慧教育

被引:19
作者
柳春艳 [1 ,2 ]
机构
[1] 兰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
[2] 兰州大学循证社会科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
教育技术学; 循证医学; 循证教育学; 智慧教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0-057 [教育技术学];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摘要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致使以开放、共享、交互、协作为基本特征的智慧教育成为全人类追求的目标,而教育技术学凭借先进的教学理论、与时俱进的实践经验及成果、多学科融合以及系统方法论等特点快速地栖身于构建全社会智慧教育大系统众学科之首。但是,教育技术学要想在通往智慧教育的路上再次迈进,必须融合循证教育学的理念。该文从教育技术学与智慧教育的差距入手,分析了循证教育学带给未来教育的希望,从循证教育学的系统科学理念、循证中理论与实践的双向流通、循证教育学跨学科性的互相融合以及循证教育学跨界合作的互利共赢等四个方面论述了教育技术学与循证教育理念的对接可能性和必要性。最后指出:如果用循证教育学独有的理论框架和操作方法夯实教育技术学的内部空缺,加上教育技术学自身的优势,全新的、循证的教育技术学便可成为智慧教育路上的主创者。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大数据分析与教育改革——对2016年第十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的思考 [J].
杨雪 ;
姜强 ;
赵蔚 .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17, (02) :62-75
[2]   在线课程学习体验:内涵、发展及影响因素 [J].
刘斌 ;
张文兰 ;
江毓君 .
中国电化教育, 2016, (10) :90-96
[3]   教师实践智慧的五种常见误解及其澄清——基于循证教育学的视角 [J].
杨文登 ;
谈心 .
教师教育研究, 2016, 28 (04) :1-7
[4]   如何撰写Campbell系统评价 [J].
李佩玲 ;
常健博 ;
许影 ;
李思源 ;
拜争刚 .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5, (05) :617-620
[5]   智慧教育体系架构与关键支撑技术 [J].
杨现民 ;
余胜泉 .
中国电化教育, 2015, (01) :77-84+130
[6]   循证教育的方法论考察 [J].
徐文彬 ;
彭亮 .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4, (04) :10-14
[7]   循证医学理念对教育领域的影响与启示 [J].
邓红 ;
毛玉凤 .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33 (02) :118-122
[9]   信息时代智慧教育的内涵与特征 [J].
杨现民 .
中国电化教育, 2014, (01) :29-34
[10]   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 [J].
祝智庭 ;
贺斌 .
电化教育研究, 2012, 33 (12) :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