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南缘晚古生代裂谷——有限洋盆沉积作用及构造演化

被引:1
作者
孟庆任
张国伟
于在平
梅志超
机构
[1] 西北大学地质系 北京 100101
[2] 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
[3] 西安 710069
[4] 西北大学地质系
关键词
秦岭南缘; 裂谷——有限洋盆; 沉积作用; 晚古生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12.2 [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P [天文学、地球科学];
学科分类号
07 ; 0709 ; 081803 ;
摘要
秦岭南缘晚古生代裂谷——有限洋盆的发展使南秦岭逐渐与扬子地块分离。对此裂谷——有限洋盆带南部边缘的二个地区进行了详细沉积学研究,并建立起沉积体系的时空变化格架。研究结果显示裂谷带在不同地区的发展不尽相同。西部(勉略)地区明显经历了早期快速沉降和晚期缓慢沉降的二个阶段,并且在二个阶段的沉降层序间出现裂开不整合面。结合对勉略带内蛇绿混杂岩的构造分析和同位素研究,秦岭南缘在晚古生代发生了裂谷-扩张转换,出现有限洋盆。此裂谷——有限洋盆带的演化过程与古特提斯构造发展阶段的可对比性说明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成因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南秦岭勉略构造带黑沟峡变质火山岩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古生代洋盆及其闭合时代的证据 [J].
李曙光 ;
孙卫东 ;
张国伟 ;
陈家义 ;
杨永成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 (03) :223-230
[2]  
秦岭造山带的结构构造[J]. 张国伟,孟庆任,赖绍聪.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5(09)
[3]   北大巴山早古生代双模式火成岩套:以高滩辉绿岩和蒿坪粗面岩为例 [J].
黄月华 ;
任有祥 ;
夏林圻 ;
夏祖春 ;
张诚 .
岩石学报, 1992, (03) :243-256
[4]   鄂北地区碱性岩的时代及成因 [J].
李石 .
岩石学报, 1991, (03) :27-36
[5]   陕西紫阳芭蕉口志留纪浊积岩系研究 [J].
孟庆任 .
沉积学报, 1991, (01) :35-43
[6]   秦巴地区泥盆纪地层及重要含矿层位形成环境的研究 [J].
曹宣铎 ;
张瑞林 ;
张汉文 .
西北地质科学, 1990, (01) :1-124+126
[7]  
Some Remarks on the Development of Sedimentary Basins .2 McKenzie,D. Earth Planet. Sci. Lett . 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