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机协同教育理论研究

被引:71
作者
方海光 [1 ]
孔新梅 [1 ]
李海芸 [2 ]
郑志宏 [1 ]
机构
[1]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2] 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关键词
人机协同; 人工智能; 分布式认知; 虚拟教学; 自主学习; 智慧课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摘要
人工智能是全球引领科技进步和人类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与战略技术,在重塑教育深层次变革的过程中促进了新教育形态的产生。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机协同融合了人工智能“机器”的逻辑和“人类”的意识,有利于推动教育信息化的高阶应用,促进教育的结构性变迁。在此背景下,文章首先探讨人机协同的发展历程和哲学源头,阐述了人机协同教育的基本内涵。随后,文章以协同理论、分布式认知理论、信息加工理论和具身认知理论为基础,提出人机协同教育是一个系统化的协同过程、知识分布加工和共享的过程、自组织有序发展的过程。最后,文章将人机协同支持的教育教学应用模式分为三类,即人机协同虚拟教学模式、人机协同自主学习模式和人机协同支持智慧课堂模式,并介绍了人机协同教育理论的典型应用。文章对人工智能时代人机协同教育理论的研究,可为人工智能时代下开展人机协同教与学的应用和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回归教育学的精准教学——走向人机协同 [J].
王良辉 ;
夏亮亮 ;
何文涛 .
电化教育研究, 2021, 42 (12) :108-114
[2]   人机协同化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基于社会智能三维模型的分析 [J].
蔡连玉 ;
刘家玲 ;
周跃良 .
开放教育研究, 2021, 27 (01) :24-31
[3]   人机协同:理解并建构未来教育世界的方式 [J].
毛刚 ;
王良辉 .
教育发展研究, 2021, 41 (01) :16-24
[4]   人机协同的信息技术教育应用新理路 [J].
何文涛 ;
张梦丽 ;
路璐 .
教育发展研究, 2021, 41 (01) :25-34
[5]   教育人工智能(eAI):人本人工智能的新范式 [J].
祝智庭 ;
韩中美 ;
黄昌勤 .
电化教育研究, 2021, 42 (01) :5-15
[6]   人工智能发展的新方向——人机物三元融合智能 [J].
王海涛 ;
宋丽华 ;
向婷婷 ;
刘力军 .
计算机科学, 2020, 47(S2) (S2) :1-5+22
[7]   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师:本体、认识与价值 [J].
逯行 ;
沈阳 ;
曾海军 ;
黄荣怀 .
电化教育研究, 2020, 41 (04) :21-27
[8]   “AI+教师”的协作路径发展分析 [J].
余胜泉 ;
王琦 .
电化教育研究, 2019, 40 (04) :14-22+29
[9]   人工智能教育机器人支持下的新型“双师课堂”研究——兼论“人机协同”教学设计与未来展望 [J].
汪时冲 ;
方海光 ;
张鸽 ;
马涛 .
远程教育杂志, 2019, 37 (02) :25-32
[10]   智能教育时代下人机协同智能层级结构及教师职业形态新图景 [J].
朱永海 ;
刘慧 ;
李云文 ;
王丽 .
电化教育研究, 2019, 40 (01) :104-112+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