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典型构式句的非典型“连”字句

被引:87
作者
刘丹青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连”字句; 非典型“连”字句; 构式语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H146.3 [句法];
学科分类号
0501 ; 050103 ;
摘要
关于强调性“连”字句,学界现有的共识只能用来分析、解释典型的“连”字句,而无法解释汉语中越来越多的非典型“连”字句。非典型“连”字句的特点是,“连”所介引的成分并不处在预设中的一个可能性等级序列的低端,因此不能用“连XP”的低端性来解释句子的强调作用。非典型“连”字句的强调义来自整个构式的表义作用,更具有不可分解性,因而是更典型的构式句。文章就此讨论了“构式语法”和“成分语法模型”各自的理论适用性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句式语法”理论与汉语研究 [J].
陆俭明 .
中国语文, 2004, (05) :412-416+479
[2]   谈“只”与“连”的形式语义 [J].
蔡维天 .
中国语文, 2004, (02) :99-111+191
[3]   汉语是话语概念结构化语言吗? [J].
徐烈炯 .
中国语文, 2002, (05) :400-410+478
[4]   焦点与背景、话题及汉语“连”字句 [J].
刘丹青 ;
徐烈炯 .
中国语文, 1998, (04) :243-252
[5]   试论关联形式“连…也/都…”的多重语言信息 [J].
崔希亮 .
世界汉语教学, 1990, (03) :139-144+147
[6]   汉语普通话中的“连……也/都”附视频 [J].
Marie-Claude Paris ;
罗慎仪 .
国外语言学, 1981, (03) :50-55+11
[7]  
汉语“连”字句.[J].周小兵;.中国语文.1990, 04
[8]  
话题与焦点新论.[M].徐烈炯;刘丹青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