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可能性理论的梳理

被引:106
作者
张明楷
机构
[1] 清华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期待可能性; 多重含义; 整体命运; 具体问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030609 ;
摘要
有必要站在非决定论的立场讨论期待可能性;有关期待可能性的部分观点分歧,缘于在不同意义上使用期待可能性概念;期待可能性虽然在德国受到冷落,但这仅限于故意的作为犯的情形,而且有其特定原因;我国目前应当采取规范责任论,使期待可能性理论发挥应有的作用;缺乏期待可能性既是某些法定的责任阻却事由的根据,也是超法规的责任阻却事由。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77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日本刑法精义.[M].黎宏; 著.法律出版社.2008,
[2]  
自由意志与道德责任.[M].徐向东; 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3]  
韩国刑法总论.[M].(韩)韩相敦译;(韩)李在祥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  
九百年来德意志及欧洲法学家.[M].(德)格尔德·克莱因海尔(GerdKleinheyer);(德)扬·施罗德(JanSchroder)主编;许兰译;.法律出版社.2005,
[5]  
实证派犯罪学.[M].(意)恩里科·菲利著;郭建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
[6]  
刑法罪名精释.[M].马东等撰稿;周道鸾;张军主编;.人民法院出版社.1998,
[7]   罪责的客观化与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命运 [J].
劳东燕 .
现代法学, 2008, (05) :50-58
[8]   紧急避险法律性质研究 [J].
黎宏 .
清华法学, 2007, (01) :37-54
[9]   期待可能性问题研究 [J].
陈兴良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6, (03) :72-81
[10]   期待可能性理论研究诸失误之匡正 [J].
李立众 .
现代法学, 2004, (03) :9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