拮抗菌和生物有机肥防治棉花黄萎病及其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17
作者
王飞 [1 ]
李俊华 [1 ,2 ]
赵思峰 [1 ]
沈其荣 [2 ]
褚贵新 [1 ]
危常州 [1 ]
郭永盛 [1 ]
机构
[1] 石河子大学农学院资环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绿洲生态农业重点实验室
[2]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棉花黄萎病; 生物有机肥; 拮抗菌; 防病效果; 土壤酶活性;
D O I
10.19336/j.cnki.trtb.2011.03.014
中图分类号
S435.621 [病害]; S154.2 [土壤生物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棉花黄萎病是世界上毁灭性病害之一,它由土传真菌病原菌大丽轮枝菌引起并可以通过特制的生物有机肥进行防治。将生物有机肥、有机肥和三种拮抗细菌S37、S44、S228分别施入土壤,研究其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及对几种主要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防病效果达到5.9%38.3%,由高到低依次为S37>生物有机肥>S44>S228>灭菌的生物有机肥。两种肥料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蔗糖酶、多酚氧化酶、碱性磷酸酶、蛋白酶和脲酶的活性。3种拮抗菌处理提高了多酚氧化酶、碱性磷酸酶和蛋白酶的活性。除过氧化氢酶之外,其他酶的活性两两之间均呈现极显著正相关,但是病情指数与各种酶活性相关性均不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584 / 58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1]  
普通植物病理学.[M].许志刚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12]  
土壤酶及其研究法.[M].关松荫 编著.农业出版社.1986,
[13]   Effect of organic amendments on Verticillium wilt of cotton [J].
Huang, Junli ;
Li, Honglian ;
Yuan, Hongxia .
CROP PROTECTION, 2006, 25 (11) :1167-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