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电子导师计划”及其对我国高校的启示

被引:5
作者
赖晓云 [1 ]
杜侦 [2 ]
机构
[1] 赣南师范学院
[2] 江西省教育厅
关键词
信息化; 高校; 教育方式; 导师制; 启示;
D O I
10.16477/j.cnki.issn1674-2311.2006.10.023
中图分类号
G6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目前,我国高校正在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文章在论述“国际电子导师计划”的宗旨、内容、实施过程及取得成果的基础上,提出要更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高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高校导师制,加强大学生职业指导,促进大学生职业发展等若干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6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网络教育时代的学习观与知识论 [J].
王松涛 .
中国远程教育, 2006, (06) :19-25+78
[2]   电子导师制:师徒带教是新教师培养的一种有效策略 [J].
焦中明 ;
赖晓云 .
电化教育研究, 2005, (10) :38-41
[3]   导师制:牛津和剑桥培育创新人才的有效模式 [J].
李东成 .
中国高等教育, 2001, (08) :46+21-46+21
[4]  
20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刘志鹏,别敦荣,张笛梅主编,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