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祁连卧龙沟蓝闪片岩中的多硅白云母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被引:4
作者
边千韬
叶大年
张振禹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北祁连; 变质带; 蓝片岩; 蓝闪石片岩; 白云母; 大地构造意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一、前言北祁连山蓝片岩带属加里东变质带(王荃、刘雪亚,1976),在祁连县一带呈北西-南东向延伸,长100余公里,大体分两支,北支自祁连百经寺超基性岩体经拉等岩体附近向西北延至白泉以东;南支自祁连百经寺一带经香子沟、卧龙沟、清水沟等超基性岩体附近向西北延伸,大约止于边马沟一带(边千韬,1983)。本文工作范围限于卧龙沟和清水沟,主要是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8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大别山变质带的多硅白云母 [J].
张兆忠 ;
张秉良 ;
冯锦江 ;
李松滨 .
矿物学报, 1982, (04) :275-282
[2]   地堑形成的力学机制 [J].
张文佑 ;
李荫槐 ;
马福臣 ;
钟嘉猷 .
地质科学, 1981, (01) :1-11
[3]   东秦岭和北祁连山的蓝闪片岩 [J].
吴汉泉 .
地质学报, 1980, (03) :195-207+251
[4]  
The b 0 value of the potassic white micas as a barometric indicator in low-grade metamorphism of pelitic schists.[J].F. P. Sassi;A. Scolari.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1974, 2
[5]  
The petrological and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b 0 values of potassic white micas in low-grade metamorphic rocks. An application to the Eastern Alps.[J].F. P. Sassi.TMPM Tschermaks Mineralogische und Petrographische Mitteilungen.1972, 2
[6]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地质科研成果选集.[M].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编;.文物出版社.1982,
[7]  
华北断块区的形成与发展.[M].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科学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