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机制与用户意愿:知识付费的两大要素解析

被引:19
作者
彭兰 [1 ,2 ]
机构
[1]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2] 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关键词
知识付费; 知识共享; 认知盈余; 社会资本; 技术接受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9 [信息产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1 ;
摘要
知识付费应用要实现持续发展,需要重点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从平台机制角度看,平台的机制设计需要有效开发用户的认知盈余并实现供需双方的匹配,以刺激知识生产,同时需要推动基于自组织的平台进化和平台文化建设,提高社区整体和个体的社会资本,推动知识共同体的产生。从用户意愿角度看,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都会影响到用户使用知识付费产品的意愿,而影响用户对有用性感知的相关因素包括:主观规范、使用者形象、工作相关性、产出质量、成果的可证性等。对影响用户知识付费意愿的各种因素及其变化走向进行个性化的、前瞻性的分析,可以帮助知识付费平台的运营者不断调整产品的模式,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移动知识付费平台评论分析——以“得到”App为例 [J].
范建军 .
图书馆学研究, 2018, (05) :67-70+82
[2]   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知识付费用户行为机理研究 [J].
周涛 ;
檀齐 .
现代情报, 2017, 37 (11) :46-50
[3]   用户在线知识付费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J].
张帅 ;
王文韬 ;
李晶 .
图书情报工作, 2017, 61 (10) :94-100
[4]   万众创新何以可能——互联网时代的信息物理共享经济 [J].
王喜文 .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 2015, (12) :25-31+91
[5]   基于“用户-标签”关系的社群知识自组织研究 [J].
滕广青 ;
贺德方 ;
彭洁 ;
赵辉 .
图书情报工作, 2014, 58 (20) :106-111
[6]   自组织的复杂性特征分析 [J].
秦书生 .
系统科学学报, 2006, (01) :19-22
[7]  
长尾理论[M]. 中信出版社 , (美) 安德森 (Anderson, 2012
[8]  
认知盈余[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美) 舍基, 2011
[9]  
社会资本[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 林南 (Lin, 2004
[10]  
Understanding knowledge sharing in virtual communities: An integration of social capital and social cognitive theories[J] . Chao-Min Chiu,Meng-Hsiang Hsu,Eric T.G. Wang.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 200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