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区域经济空间一体化的生态环境响应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10
作者
姚丽
谷国锋
机构
[1]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区域经济空间一体化; 生态环境压力; 响应指数; 吉林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通过定量分析方法研究了19912010年吉林省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生态环境压力响应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得出以下结论:1991年以来吉林省区域经济空间一体化水平不断提高,而生态环境压力水平呈现出"先升后降再升"(N型)的变化态势;吉林省区域经济空间一体化对生态环境压力具有"正响应"的特征,并且响应度具有逐渐增大的态势;由区域产业活动布局、市场同一度加速导致的生态环境压力增大是引致吉林省区域经济空间一体化对生态环境影响逐渐增加的重要内部因素。最后就如何加速实现区域经济空间一体化过程并减小区域生态环境压力,希望对促使二者协调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464 / 47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长江三角洲空间一体化发展格局的初步测度 [J].
陈雯 ;
王珏 .
地理科学, 2013, 33 (08) :902-908
[2]   科学发展视角下区域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压力的脱钩分析——以云南省为例 [J].
赵兴国 ;
潘玉君 ;
赵庆由 ;
胡志丁 ;
姚辉 ;
杨小燕 .
经济地理, 2011, 31 (07) :1196-1201
[3]   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演变及其地区差异分析 [J].
李名升 ;
李治 ;
佟连军 .
经济地理, 2009, 29 (10) :1634-1639
[4]   江西省城市化与生态综合响应程度分析 [J].
刘耀彬 .
自然资源学报, 2008, (03) :422-429
[5]   江苏省工业废水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 [J].
周静 ;
杨桂山 .
地理研究, 2007, (05) :931-939
[6]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模式及判别 [J].
刘耀彬 ;
宋学锋 .
地理科学, 2005, (04) :26-32
[7]   中国人地关系研究的新进展与展望 [J].
方创琳 .
地理学报, 2004, (S1) :21-32
[8]   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再认识 [J].
陈祖海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4, (04) :21-24
[9]   关于地理学的“人-地系统”理论研究 [J].
陆大道 .
地理研究, 2002, (02) :135-145
[10]  
吉林统计年鉴[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吉林省统计局,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