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2006年与2000年出生缺陷监测结果比较分析

被引:5
作者
张学莉
机构
[1] 成都市妇幼保健院
关键词
围产儿; 出生缺陷; 干预措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72 [妇幼保健事业与组织];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分析成都市2006年与2000年出生缺陷监测情况,探讨降低出生缺陷干预措施。[方法]比较成都市2006年与2000年出生监测资料。[结果]成都市2006年出生缺陷发生率(121.38/万)明显高于2000年(71.53/万),耳部畸形和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率有明显增高。[结论]应加强一、二级妇幼保健网建设,提高出生缺陷监测质量;加强宣教,加强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强化产前检查和产前诊断,孕4~6个月进行B超检查,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率。
引用
收藏
页码:4108 / 4109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贵州省1996~2004年出生缺陷抽样调查分析 [J].
张玲 ;
黄惠玲 ;
张谊 ;
王伟人 ;
冯层云 .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06, (10) :612-614
[2]   桐乡市出生缺陷监测结果统计分析 [J].
应建萍 .
中国医院统计, 2006, (02) :158-159
[3]   2004年与1986年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 [J].
李桂凤 ;
董丽娟 .
中国妇幼保健, 2006, (10) :1350-1350
[4]   2000~2004年中山市出生缺陷监测分析及干预措施探讨 [J].
彭学鸣 ;
杨孜 ;
陈喜莲 ;
李莉敏 .
中国妇幼保健, 2006, (01) :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