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地区地下介质波速比值(VP/VS)研究

被引:30
作者
张学民
刁桂苓
束沛镒
刘素英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
[2] 河北省地震局
[3]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4] 河北省地震局 北京
[5] 石家庄
[6] 北京
关键词
波速比; 低速层; 强震区; 弱震区; 地质构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31 [];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文中利用分别独立反演得到的华北地区 16个台的S波和P波速度结构 ,计算了各台站下方分层速度结构各层的波速比值 ,发现在强震区的波速比总体上高于弱震区 ,且地壳中的一些低速层位会出现 >1 8的波速比值 ,而在弱震区或稳定块体内部 ,各层波速比一般都低于正常波速比 1 732 ,平均值甚至 <1 7;在过渡区域 ,如位于盆地边缘或稳定块体边缘的台站 ,其波速比值有高有低 ,一般情况下 >1 732。在此基础上 ,最后我们对位于不同地质构造体的台站下方的介质性质进行了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305 / 317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山西省部分台站下方S波速度结构研究及与地震关系探讨 [J].
张学民 ;
束沛镒 ;
刁桂苓 .
地震学报, 2003, (04) :341-350+451
[2]   山西洪洞、临汾历史大震区现今地震的重新定位 [J].
胡新亮 ;
刁桂苓 ;
高景春 ;
啜永清 ;
段跃荣 ;
张彦清 ;
李雪英 ;
焦成丽 ;
米雪梅 .
华北地震科学, 2002, (02) :10-15
[3]   华北地区布格重力异常的多尺度分解特征与地震活动性 [J].
方盛明 ;
张先康 ;
嘉世旭 ;
段永红 ;
杨卓欣 ;
邱淑燕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2, (01) :34-39
[4]   利用纯S波输入研究地震台站下方的横波速度结构 [J].
束沛镒 ;
张学民 ;
李幼铭 ;
刁桂苓 ;
夏乱宝 ;
武有文 .
地球物理学报, 2002, (01) :67-75
[5]   河北省强震区内外深部S波速度结构特征研究 [J].
张学民 ;
刁桂苓 ;
夏乱保 ;
武有文 ;
束沛镒 .
华北地震科学, 2001, (03) :1-14
[6]   华北裂陷盆地不同块体地壳结构及演化研究 [J].
嘉世旭 ;
张先康 ;
方盛明 .
地学前缘, 2001, (02) :259-266
[7]   利用数字地震记录研究唐山震区台下的P、S波速度结构 [J].
张学民 ;
束沛镒 ;
刁桂苓 ;
夏乱保 ;
武有文 ;
李光 ;
王玉珍 ;
张学文 .
华北地震科学, 2001, (01) :10-17
[8]   1995年7月河北沙城地震群的震源断层 [J].
刁桂苓 ;
张四昌 ;
王培德 ;
高景春 ;
王俊国 .
中国地震, 1999, (03) :88-93
[9]   延庆─怀来地区地壳细结构──利用深地震反射剖面 [J].
张先康,王椿镛,刘国栋,宋建立,罗力雷,吴涛,吴建春 .
地球物理学报, 1996, (03) :356-364
[10]  
京津唐地区地壳结构与强震的发生──Ⅱ.S波速度结构[J]. 孙若昧,赵燕来,吴丹.地球物理学报. 199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