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WW3模式实现中国周边海域波浪能流密度数值预报——以2次冷空气过程为例

被引:11
作者
郑崇伟
机构
[1] 部队气象台
关键词
WW3模式; 中国周边海域; 波浪能流密度; 数值预报;
D O I
10.19687/j.cnki.1673-7105.2014.02.003
中图分类号
P731.33 [波浪预报];
学科分类号
0707 ;
摘要
近年来中国在海洋能研究方面得到快速发展,但目前为止尚未实现波浪能的预报。本研究以T639预报风场作为WW3(WAVEWATCH-III)海浪模式的驱动场,对2013年3月发生在中国周边海域的2次冷空气过程所致海浪场进行模拟,充分利用来自朝鲜半岛、日本、台湾岛的观测资料,检验WW3模式对能流密度的预报能力,实现了波浪能流密度的数值预报,为海浪发电、海水淡化等波浪能开发工作提供保障。研究表明:1)以T639预报风场驱动WW3海浪模式,可以较好地预报冷空气影响下的中国周边海域波浪能流密度。无论预报值与观测值在曲线走势上,还是从相关系数、偏差、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等定量来判断,预报能流密度都具有较高精度,其中在朝鲜半岛、日本周边海域的预报效果好于台湾岛周边的预报效果。2)在冷空气影响下,中国周边海域的波浪能流密度伴有明显的增幅。在渤海、渤海海峡、黄海北部,由于海域狭小,海浪得不到充分成长,能流密度的增幅相对较小,大值区的范围也相对较小;冷空气进入黄海中部、东海后,能流密度迅速增加,高值中心可达80 kW/m以上;冷空气进入南海后,虽然也使得能流密度明显增大,但由于南海纬度较低,冷空气南下行进至南海后强度大为减弱,能流密度的大值区范围较东海缩小。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1988—2010年中国海大浪频率及其长期变化趋势 [J].
郑崇伟 ;
林刚 ;
邵龙潭 .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52 (03) :395-399
[2]   1988—2010年中国海域波浪能资源模拟及优势区域划分 [J].
郑崇伟 ;
苏勤 ;
刘铁军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13, 35 (03) :104-111
[3]   近45年全球海域波浪能资源研究及等级区划 [J].
郑崇伟 .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3, 8 (01) :18-24
[4]   近10年南海波候特征分析及波浪能研究 [J].
郑崇伟 ;
周林 .
太阳能学报, 2012, 33 (08) :1349-1356
[5]  
Wind energy and wave energy resources assessment in the East China Sea and South China Sea[J]. ZHENG ChongWei1,2,ZHUANG Hui1,LI Xin3 & LI XunQiang1 1 Institute of Meteorology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of PLA,Nanjing 211101,China;2 Unit 12 No.92538 of PLA,Dalian 116041,China;3 Unit No.92962 of PLA,Guangzhou 510320,China.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2012(01)
[6]   基于WAVEWATCH-Ⅲ模式的近22年中国海波浪能资源评估 [J].
郑崇伟 ;
李训强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41 (11) :5-12
[7]   南海波浪能资源与其他清洁能源的优缺点比较研究 [J].
郑崇伟 .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1, 6 (03) :76-81
[8]   海洋波浪信息资源评估系统的波力发电应用研究 [J].
任建莉 ;
罗誉娅 ;
陈俊杰 ;
张雪梅 ;
钟英杰 .
可再生能源, 2009, 27 (03) :93-97
[9]   波力资源分析系统的实现及波能发电应用 [J].
任建莉 ;
罗誉娅 ;
钟英杰 ;
徐璋 .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2008, (02) :186-191
[10]   应用WAVEWATCH-Ⅲ模式对南海的波浪场进行数值计算、统计分析和研究 [J].
周良明 ;
吴伦宇 ;
郭佩芳 ;
王爱方 .
热带海洋学报, 2007, (05)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