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山铀矿田火山岩浆期后成矿热液系统

被引:23
作者
邵飞 [1 ]
徐恒力 [2 ]
邹茂卿 [1 ]
机构
[1] 核工业研究所
[2] 中国地质大学
关键词
成矿物质来源; 铀的富集; 岩浆期后热液系统; 相山铀矿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9.14 [铀];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文章系统论述了相山铀矿田的成矿特征,从时空尺度对成矿物质来源进行了探讨,结合成矿的构造-岩浆-地球动力学背景分析,研究了相山火山盆地成矿热液系统的形成和演化,认为相山铀矿田成矿流体系统是受区域构造环境制约、火山岩浆期后热液系统演化的客观产物。火山岩浆期后成矿热液系统在时间上延续了大约50 Ma,但在不同时间域内其活动空间有异,并由此制约着矿田内铀矿化的时空分布。文章还对矿田内深入找矿提出了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37 / 143+183 +18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中国火山岩地区金矿床.[M].李兆鼐等著;.地质出版社.2004,
[2]  
中国热液铀矿基本成矿规律和一般热液成矿学.[M].杜乐天著;.原子能出版社.2001,
[3]  
古水热系统与铀成矿作用.[M].李学礼等著;.地质出版社.2000,
[4]  
热液铀矿床蚀变场及蚀变类型.[M].黄志章等著;.原子能出版社.1999,
[5]  
同位素地质学教程.[M].沈渭洲编;.原子能出版社.1997,
[6]  
两阶段水-岩同位素交换理论及其勘查应用.[M].张理刚等著;.地质出版社.1995,
[7]  
相山中生代含铀火山杂岩岩石地球化学.[M].夏林圻等著;.地质出版社.1992,
[8]  
构造圈水文地质学.[M].[苏]加弗里连科(Е·С·Гавриленко) 著;孙杉 译.地质出版社.1981,
[9]  
水—岩相互作用及其与铀成矿关系研究.[D].邵飞.中国地质大学.2007, 10
[10]   铀“成矿壳层”与“热隆构造” [J].
余达淦 ;
吴仁贵 .
铀矿地质, 2007, (01) :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