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有差异的优异”——发达国家基础教育分流模式与特征

被引:27
作者
王晓燕
机构
[1]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理论研究所
关键词
发达国家; 基础教育; 教育分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39.1 [世界];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基础教育分流集中体现了学校教育的"筛选"和"分类"功能,具有重要的奠基性和导向性地位。依据分流导向、分流对象、分流时点及分流依据,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基础教育分流可被划分为"学术型—晚分流"、"职业型—早分流"、"学术型—早分流"、"职业型—晚分流"四种模式。四种分流模式各有特点,兼有不足,适用于不同的国家。通过比较发达国家基础教育四种分流模式,发现它们的不同点与趋同点:分流导向各有偏重,但总体上向"普职兼顾"的方向发展;分流对象各具针对性,"有差异的优异"日益成为对象群体的核心竞争力;分流时点有早有晚,多次分流和适时分流成为趋势;分流依据标准不一,学分、证书等综合性评价依据成为新的"通行证"。发达国家的经验及发展趋势可为我国基础教育分流制度的完善和改进寻找可行的解决之道:一是开拓"多向分流"的通道;二是提供"多次分流"的机会;三是创造"相互沟通"的条件;四是重视"上下衔接"的过渡。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86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我国教育分流分析 [J].
许庆豫 ;
卢乃桂 .
教育研究, 2001, (03) :16-20+80
[2]   中国基础教育领域中的机会不平等及其变化 [J].
刘精明 .
中国社会科学, 2008, (05) :101-116+206
[3]  
世界性的政府改革浪潮与公共教育重建运动——国外公立学校改革背景探讨[J]. 劳凯声. 中国教育法制评论. 2009(00)
[4]   优化高中教育分流促高中教育良性发展 [J].
刘涛 ;
王鸿 .
大众文艺, 2010, (21) :271-272
[5]   中国城乡居民的中学教育分流与职业地位获得 [J].
王威海 ;
顾源 .
社会学研究, 2012, 27 (04) :48-66+242
[6]   初中后分流制度对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 [J].
赵红丽 .
学理论, 2013, (05) :267-268
[7]   教育分流体制与中国的教育分层(1978-2008) [J].
吴愈晓 .
社会学研究, 2013, 28 (04) :179-202+245
[8]   初中分流教育模式探析 [J].
林素川 ;
陈祥桢 .
教育评论, 1995, (04) :53-55
[9]  
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张人杰, 2008
[10]  
教育分流论[M]. 江苏教育出版社 , 许庆豫,卢乃桂著,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