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沉积物中有机质及其组分的赋存特征

被引:21
作者
易文利 [1 ]
王圣瑞 [2 ]
金相灿 [2 ]
王国栋 [1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理学院
[2]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湖泊生态环境创新基地国家环境保护湖泊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湖泊沉积物; 总有机质; 活性有机质; 溶解性有机质; 轻组和重组有机质;
D O I
10.13207/j.cnki.jnwafu.2008.05.002
中图分类号
X522 [河流];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为富营养化湖泊治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物理化学方法,研究了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沉积物中总有机质(OM)、活性有机质(LOM)、溶解性有机质(DOM)、轻组有机质(LFOM)和重组有机质(HFOM)的赋存特征。【结果】①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11个沉积物的OM含量为9.80~110.04 g/kg;②由化学分组法了解到沉积物LOM含量为2.48~26.32 g/kg,占OM的19.62%31.86%;DOM含量为1.13~3.40 g/kg,占OM的2.41%11.59%;③由物理分组法了解到LFOM含量为0.34~9.78 g/kg,占OM的2.25%16.89%;HFOM含量为8.68~100.26 g/kg,占OM的83.11%97.75%;④DO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E3/E4值在3~6;⑤OM中的LOM、DOM、LFOM、HFOM两两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且均与沉积物TP、CEC和粉沙粒(Silt)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粗沙粒(Sand)、SiO2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结论】在本研究条件下,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沉积物中城市湖泊的有机质及组分含量均大于自然湖泊;DO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明,浅水湖泊沉积物DOM腐殖化程度较低。
引用
收藏
页码:141 / 14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洱海沉积物间隙水中溶解有机质的地球化学特性 [J].
傅平青 ;
吴丰昌 ;
刘丛强 .
水科学进展, 2005, (03) :338-344
[2]   土壤活性有机质测定方法的比较 [J].
于荣 ;
徐明岗 ;
王伯仁 .
土壤肥料, 2005, (02) :49-52
[3]   土壤活性有机质及其与土壤质量的关系 [J].
王清奎 ;
汪思龙 ;
冯宗炜 ;
黄宇 .
生态学报, 2005, (03) :513-519
[4]   长江中下游湖泊沉积物理化性质研究 [J].
孟凡德 ;
姜霞 ;
金相灿 .
环境科学研究, 2004, (S1) :24-29
[5]   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中总氮及其形态的时空分布 [J].
王东红 ;
黄清辉 ;
王春霞 ;
马梅 ;
王子健 .
环境科学, 2004, (S1) :27-30
[6]   三江平原典型湿地剖面有机碳分布特征与积累现状 [J].
张文菊 ;
吴金水 ;
肖和艾 ;
童成立 .
地球科学进展, 2004, (04) :558-563
[7]   土壤有机质概念和分组技术研究进展 [J].
武天云 ;
Jeff J.Schoenau ;
李凤民 ;
钱佩源 ;
张树清 ;
Sukhadev S.Malhi ;
王方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4) :717-722
[8]   土壤中溶解性有机质的环境特性与行为 [J].
许中坚 ;
刘广深 ;
刘维屏 .
环境化学, 2003, (05) :427-433
[9]   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富营养化发生机制与控制途径初探 [J].
秦伯强 .
湖泊科学, 2002, (03) :193-202
[10]   沉积物中有机质的环境行为研究进展 [J].
朱广伟 ;
陈英旭 .
湖泊科学, 2001, (03) :272-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