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秦、汉、唐时期关中地区自然灾害与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被引:4
作者
吴宾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关中地区; 自然灾害; 粮食安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207 [研究、考订、评论];
学科分类号
060202 ;
摘要
周、秦、汉、唐时期,关中农业较为发达,为多个王朝建都之地。京师之地的粮食问题十分重要,汉代以后屡屡出现粮食紧张局面,其原因除移民、战乱等因素外,自然灾害的影响不容忽视。研究发现,周、秦、汉、唐时期,关中的粮食在秦以前基本自给,两汉、魏晋以后依赖关东趋于明显,隋唐时期关中粮食所需则自产自给和漕运并重。这一演变过程,与关中自然灾害的发生状况有着紧密联系。随着西汉以后生态环境的破坏和人类垦殖活动的日益加剧,关中地区水旱灾害发生频繁,对粮食安全产生了严重影响。期间的中央政府不断采取扩大农业垦殖、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和漕运等手段,以解决京师用粮。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3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诗经》中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J].
朱磊 ;
卜风贤 .
气象与减灾研究, 2006, (03) :39-43
[2]   历史时期关中地区气候变化与灾害关系的分析 [J].
周晓红 ;
赵景波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6, (03) :75-78
[3]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J].
竺可桢 .
考古学报, 1972, (01) :15-38
[4]  
东周秦汉关中农业变迁研究.[M].王勇著;.岳麓书社.2004,
[5]  
历代农业科技发展述要.[M].张纶;张波编著;.西北大学出版社.2000,
[6]  
中国农业史.[M].吴存浩著;.警官教育出版社.1996,
[7]  
西汉人口地理.[M].葛剑雄著;.人民出版社.1986,
[8]  
资治通鉴.[M].“标点资治通鉴小组”校点;司马光编著;.中华书局.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