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港油田官142断块巨厚砂岩的储层流动单元

被引:8
作者
窦松江
王庆魁
倪金钟
李桂林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分公司
关键词
巨厚砂岩; 中生界储层; 流动单元; 大港油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以黄骅坳陷官142断块中生界油藏为例,探讨巨厚砂岩储层流动单元的研究方法。巨厚砂岩储层流动单元研究包括两个层次,一为确定渗流屏障和连通体的分布,二为连通体内部储层渗流差异分析。研究表明,官142断块渗流屏障主要有泥质屏障、钙质砂岩胶结屏障和钙质砂砾岩胶结屏障3种类型。通过对连通体内部砂体渗流差异性分析,将连通体划分为3类流动单元。其中A类流动单元以粗孔、粗喉类型为主,渗流性能好,吸水强度大;B类流动单元储层为中孔、中喉型,渗流性能中等,吸水强度次之;C类流动单元储层多为粉细砂岩、砂砾岩或钙质胶结稍差的储层,吸水强度较差。通过流动单元的划分与研究,对预测该区的剩余油分布规律和优化调整方案提供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80+142 +14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地质综合法预测剩余油 [J].
尹太举 ;
张昌民 ;
赵红静 .
地球科学进展, 2006, (05) :539-544
[2]   江苏黄珏油田戴南组储层结构及合理注采井距 [J].
陈程 ;
居春荣 ;
邓宏文 ;
郑宽兵 .
现代地质, 2004, (03) :366-371
[3]   流动单元研究在北大港油田中的应用 [J].
窦松江 ;
于兴河 ;
李才雄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1) :26-30
[4]   储层流动单元模式及剩余油分布规律 [J].
李阳 .
石油学报, 2003, (03) :52-55
[5]   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对储层流动单元层次性进行分析——以泌阳凹陷双河油田为例 [J].
张尚锋 ;
洪秀娥 ;
郑荣才 ;
伊海生 ;
张昌民 ;
戴胜群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2002, (02) :147-151
[6]   油藏描述中的小层划分与对比——以垦西油田K71断块东营组为例 [J].
郭秀蓉 ;
程守田 ;
刘星 .
地质科技情报, 2001, (02) :55-58
[7]   双河油田储层渗流单元分析及应用 [J].
陈程 ;
孙义梅 ;
黄翔 .
现代地质, 2000, (04) :440-444
[8]   陆相储层流动单元研究的新思路 [J].
吴胜和 ;
王仲林 .
沉积学报, 1999, (02) :87-92
[9]   隔层岩性、物性及分布特征研究 [J].
吕晓光,马福士,田东辉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4, (05) :80-87+121
[10]   储层砂体建筑结构分析 [J].
张昌民,林克湘,徐龙,施冬 .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1994, (02)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