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纤维素酶提取紫苏叶挥发油工艺

被引:8
作者
张辰露 [1 ]
张晓娟 [1 ]
朱双全 [1 ]
冯自立 [1 ]
梁宗锁 [2 ]
赵宏光 [3 ]
机构
[1] 陕西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2] 浙江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3] 陕西天士力植物药业有限公司
关键词
紫苏叶; 挥发油; 纤维素酶提取; Box-Behnken响应面法; GC-MS;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4.2 [有效成分的分离与提取]; O657.63 [质谱分析];
学科分类号
1008 ; 070302 ; 081704 ;
摘要
目的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纤维素酶提取紫苏叶挥发油工艺。方法以酶用量、酶解温度、酶解p H为因素,挥发油得率为响应值,Box-Behnken响应面法进行优化,GC-MS法分析挥发油成分。结果最佳条件为酶用量0.45%,酶解温度53.94℃,酶解p H4.81,挥发油得率0.63%,比对照实验提高了40%。挥发油中紫苏醛相对含有量最高(50.58%54.06%),其次是石竹烯、α-香柑柚烯、氧化石竹烯等,其化学型属PA型(醛型),酶解工艺对挥发油成分组成及比例无显著影响。结论该方法可显著提高紫苏叶挥发油得率,能用于其纤维素酶提取工艺的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2055 / 205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紫苏叶挥发油的不同化学型及研究进展[J]. 魏长玲,郭宝林. 中国中药杂志. 2015(15)
[2]   紫苏叶中挥发油类成分的指纹图谱研究 [J].
唐英 ;
陈欣 ;
沈平孃 .
上海中医药杂志 , 2013, (09) :82-86
[3]   酶法辅助提取北苍术挥发油的工艺及成分分析 [J].
孟利娜 ;
于敬 ;
许静 ;
南楠 ;
周晶 .
中成药, 2013, (04) :844-847
[4]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保加利亚玫瑰挥发油提取工艺 [J].
任君安 ;
杨丽娜 ;
王雁 ;
任建武 .
食品工业科技, 2013, 34 (15) :196-200
[5]  
酶解辅助提取广藿香挥发油成分分析与抗肿瘤活性初探[J]. 于敬,齐悦,罗刚,段宏泉,周晶. 中药材. 2012(05)
[6]   国内外紫苏研究进展概述 [J].
谭美莲 ;
严明芳 ;
汪磊 ;
王力军 ;
严兴初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2, 34 (02) :225-231
[7]   紫苏叶和紫苏子挥发油共有成分的保留相关性 [J].
王晓辉 ;
堵锡华 ;
陈艳 .
食品科学 , 2010, (18) :248-251
[8]   纤维素酶辅助提取温莪术挥发油工艺条件研究 [J].
丁兴红 ;
温成平 ;
丁志山 ;
范永升 .
中国粮油学报, 2010, 25 (05) :65-67
[9]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国家药典委员会, 2010
[10]  
Essential oils of green and red Perilla frutescens as potential sources of compounds for mosquito management[J] . Nurhayat Tabanca,Betul Demirci,Abbas Ali,Zulfiqar Ali,Eugene K. Blythe,Ikhlas A. Khan. Industrial Crops & Products .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