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治理:治理结构及其成员的影响力研究——基于中国的实证

被引:11
作者
宋明顺
朱婷婷
周涵婷
机构
[1] 中国计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质量治理; 治理结构; 成员构成; 治理方式; 影响力;
D O I
10.13948/j.cnki.hgzlyj.2019.01.009
中图分类号
F203 [生产行业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1 ;
摘要
基于质量社会共治的现实背景,依据社会治理和公司治理的分析框架,文章提出了质量治理的概念,并指出质量管理发展已经进入质量治理阶段,实质是企业、政府协同其他社会力量共同进行的产品质量提升与保证活动。文章通过头脑风暴法筛选出8个质量治理结构的主要成员,包括政府、质量认证机构、质量咨询机构、行业协会、最终消费者、客户、消费者协会、新闻媒体。文章采用问卷对246位质量管理专家和工作者的进行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32份,在此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各成员在质量治理结构中的影响力进行了实证。研究表明:政府和质量认证机构是质量治理中最重要的两个成员;行业协会、客户和消费者协会在质量治理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新闻媒体在质量治理中的作用不大;最终消费者的影响力最小,对企业质量影响力最弱。因此,在我国现有质量治理结构仍没有形成"政府主导,市场主体"的科学化的质量治理体系,质量治理结构仍需要进一步的优化,凸显行业协会、最终消费者与客户的作用。政府质监部门需要着力实施质量领域里的"简政放权"改革,构建"放、管、治"三位一体的质量治理新机制,加速优化质量治理结构,让市场主体发挥质量治理的作用,从而有效推动我国质量强国建设。
引用
收藏
页码:96 / 109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基于农民合作社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研究 [J].
刘刚 ;
张晓林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4, 35 (06) :710-714
[2]   基于信誉机制的我国质量诚信体系建设 [J].
董灵 ;
李俊 .
宏观质量研究, 2014, 2 (02) :38-44
[3]   论主体多元化条件下的社会治理 [J].
张康之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4, 28 (02) :2-13
[4]   2012年中国质量状况——消费者感知与模型构建 [J].
程虹 .
宏观质量研究, 2013, 1 (01) :33-48
[5]   高等教育质量治理:从基本概念到体系组成 [J].
李明磊 ;
王战军 .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5 (02) :173-177
[6]   论社会组织的社会稳定功能——兼论“社会复合主体” [J].
冯钢 .
浙江社会科学, 2012, (01) :66-73+157
[7]   城市议题与社会复合主体的联合治理——对杭州3种城市治理实践的组织分析 [J].
张兆曙 .
管理世界, 2010, (02) :46-59+187
[8]   我国宏观质量管理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 [J].
程虹 ;
李丹丹 .
中国软科学, 2009, (12) :169-178
[9]   大学治理与高等教育质量 [J].
李家兴 .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08, (03) :76-82
[10]   从一元控制到多元治理:世界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发展趋势探析 [J].
田恩舜 .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6, (12) :5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