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承载力研究综述

被引:31
作者
陈端吕
董明辉
彭保发
机构
[1] 湖南文理学院经济与资源环境系
[2] 湖南文理学院经济与资源环境系 湖南常德
[3] 湖南常德
关键词
承载力; 生态承载力; 综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6 [环境容量与环境自净];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生态承载力是某一特定环境条件下,某种个体存在数量的最高极限。它可分为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和生态承载力。对于生态承载的量化,国内外提出了许多直观的、较易操作的定量评价方法及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7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生态足迹指标在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估中的应用 [J].
岳强 ;
陆钟武 ;
段会朱 .
环境保护, 2004, (11) :31-34
[2]   城市水资源承载力基本理论研究 [J].
韩俊丽 ;
段文阁 .
中国水利, 2004, (07) :12-14
[3]   甘肃省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发展趋势研究 [J].
岳东霞 ;
李自珍 ;
惠苍 .
西北植物学报, 2004, (03) :454-463
[4]   论生态承载力与生态安全 [J].
黄青 ;
任志远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4, (02) :11-17
[5]   草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新方向——生态承载力 [J].
邓波 ;
洪绂曾 ;
高洪文 .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3, (05) :507-512+516
[6]   区域生态承载力量化方法研究述评 [J].
邓波 ;
洪绂曾 ;
龙瑞军 .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03, (03) :281-289
[7]   干旱地区生态-生产-生活承载力变化情势与演变情景分析 [J].
方创琳 ;
鲍超 ;
张传国 .
生态学报, 2003, (09) :1915-1923
[8]   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 [J].
李文 .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2003, (04) :1-7
[9]   常德市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J].
陈端吕 ;
董明辉 ;
彭保发 ;
陈晚清 .
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06) :57-59+68
[10]   黑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生态经济研究 [J].
苏志勇 ;
徐中民 ;
张志强 ;
陈东景 ;
龙爱华 ;
张勃 .
冰川冻土, 2002, (04) :40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