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JO研究新进展

被引:38
作者
李崇银 [1 ,2 ]
潘静 [1 ]
宋洁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海洋学院
关键词
MJO(Madden-Julian Oscillation); 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 中国东部降水异常; MJO的数值模拟; 对流加热廓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44 [热带气象];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MJO与ENSO的关系、MJO的数值模拟(预报)以及MJO对天气气候的影响是近些年来国内外大气科学研究的重要前沿问题。本文将综合介绍国内有关MJO对天气气候的影响以及MJO的数值模拟(预报)方面的近期研究进展,因为过去已介绍过MJO与ENSO相互作用的研究结果。利用澳大利亚气象局的RMM-MJO指数研究MJO与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大气MJO对西北太平洋台风的生成有比较明显的调制作用,在MJO的活跃期与非活跃期西北太平洋生成台风数的比例为2:1;而在MJO活跃期,对流中心位于赤道东印度洋(即MJO第2、3位相)与对流中心在西太平洋地区(即MJO第5、6位相)时的比例也为2:1。对大气环流的合成分析显示,在MJO的不同位相西太平洋地区的动力因子和热源分布形势有极其明显不同。在第2、3位相,各种因子均呈现出抑制西太平洋地区对流及台风发展的态势;而在第5、6位相则明显有促进对流发生发展,并为台风生成和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大尺度环流动力场。对多台风年与少台风年850hPa的30~60d低频动能距平的合成分析表明,在多台风年最显著的是低频动能正异常位于菲律宾以东15?N以南的西北太平洋地区,表明那里有强MJO的活动;而少台风年的情况与多台风年相反,菲律宾以东的西北太平洋上与季风槽位置对应区域是低频动能的负距平区,那里MJO偏弱。即赤道西北太平洋上MJO活动的强(弱)年对应西北太平洋的台风偏多(偏少)。对应MJO的不同活动位相,无论冬季、春季或夏季,中国东部的降水都将出现特殊的异常形势。在春季,MJO的第2、3位相有利我国东部长江中下游地区多雨、华南地区少雨;MJO的第4、5位相有利我国华南地区多雨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少雨;在MJO的其它位相,我国东部地区都为降水负异常。在冬季,对应MJO的第1~3位相(特别是第2、3位相)中国华南降水偏多;而对应MJO的第6~8位相(特别是第6、7位相)中国华南降水偏少。在夏季,MJO位于印度洋时,MJO可以通过低层西风急流的波导效应影响到中国东南部地区,造成该地区降水偏多;当MJO位于西太平洋地区时,可以造成经向环流的上升支向北偏移,导致西北太平洋副高的东撤、以及中国东南部地区水汽输送减弱,降水减少。资料分析还表明,在年际变化尺度上,热带中、东印度洋MJO指数的持续异常对云南夏季降水有明显的影响。大气环流和数值模拟都表明,MJO活动不同位相的强对流会在东亚/西北太平洋地区激发产生不同形势的遥响应(Rossby波列),导致在中国不同地区出现有利(或不利)降水的环流形势和条件,是MJO活动影响中国降水的主要机制。用数值模式对MJO进行数值模拟(预报)是尚未很好解决的困难问题,原因也没有完全搞清楚。我们的一系列数值模拟清楚表明,MJO的模拟(预报)效果对模式所用对流参数化方案有很强的依赖关系;模式能否很好描写(再现)热带大气非绝热加热廓线,是极其关键的问题,只有当加热廓线在对流层中低层有最大加热时,模式才能得到同实际观测大体一致的MJO及其活动特征。这些数值模拟结果与我们过去从理论研究得到的结论相吻合,彼此得到应证。
引用
收藏
页码:229 / 252
页数:24
相关论文
共 52 条
[1]  
The Tropical 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 in SAMIL Coupled and Uncoupled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s[J]. 杨静,包庆,王晓聪,周天军.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12(03)
[2]   热带大气MJO活动异常对2009~2010年云南极端干旱的影响 [J].
吕俊梅 ;
琚建华 ;
任菊章 ;
甘薇薇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2, 42 (04) :599-613
[3]   MJO对我国东部春季降水影响的分析 [J].
白旭旭 ;
李崇银 ;
谭言科 ;
关志佳 .
热带气象学报, 2011, 27 (06) :814-822
[4]   热带MJO对2009年11月我国东部大范围雨雪天气的可能影响 [J].
贾小龙 ;
梁潇云 .
热带气象学报, 2011, 27 (05) :639-648
[5]  
Impacts of the MJO on Winter Rainfall and Circulation in China[J]. 贾小龙,陈丽娟,任福民,李崇银.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11(03)
[6]   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对西北太平洋台风的调制作用 [J].
潘静 ;
李崇银 ;
宋洁 .
大气科学, 2010, (06) :1059-1070
[7]   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与对西北太平洋台风生成数的影响研究 [J].
田华 ;
李崇银 ;
杨辉 .
热带气象学报, 2010, 26 (03) :283-292
[8]   基于SSA-AR方法的MJO指数预报模型试验 [J].
朱红蕊 ;
江志红 ;
张勤 ;
鞠晓慧 .
热带气象学报, 2010, 26 (03) :371-378
[9]   大气季节内振荡对夏季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群发性的影响 [J].
孙长 ;
毛江玉 ;
吴国雄 .
大气科学 , 2009, (05) :950-958
[10]  
Impacts of Cumulus Momentum Transport on MJO Simulation[J]. 凌健,李崇银,贾小龙.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