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蛤副溶血弧菌间接ELISA检测技术的研究

被引:16
作者
李国 [1 ]
闫茂仓 [2 ]
常维山 [1 ]
刘连生 [3 ]
马爱敏 [1 ]
林志华 [2 ]
机构
[1] 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2] 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
[3]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文蛤; 副溶血弧菌; 弧菌病; 间接ELISA; 快速检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44.4 [各种海水贝类病害、敌害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从患病文蛤组织内分离出一株细菌,回归感染试验证明是文蛤的致病菌,经鉴定为副溶血弧菌,灭活后(56℃,1h)制成菌苗,用该菌苗制备兔抗血清,以辣根过氧化酶标记的羊抗兔血清(HRP-IgG)为酶标二抗,对副溶血弧菌进行间接ELISA快速检测。结果表明:应用间接ELISA技术检测副溶血弧菌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其最低检测极限为1×105cfu/mL。患病文蛤内脏团中副溶血弧菌的检出率为80%,无病症带菌文蛤中的检出率为15%,海水中副溶血弧菌的浓度低于最低检测极限。表明间接ELISA检测法不仅可以用于发病文蛤的快速检测,而且能够检测出无病症的带菌的文蛤,为有效预防副溶血弧菌病的暴发提供了检测手段。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9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 [1] 应用斑点ELISA技术检测副溶血弧菌
    臧红梅
    樊景凤
    王斌
    [J].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2006, (01) : 79 - 82
  • [2] 养殖大黄鱼副溶血弧菌的酶联免疫吸附法研究
    王军
    鄢庆枇
    苏永全
    马梁
    邵勋
    不详
    [J]. 台湾海峡 , 2001, (03) : 346 - 351
  • [3] 用斑点ELISA检测副溶血弧菌的耐热溶血毒(TDH)和TDH类似毒(TRH)
    蒋燕群
    倪语星
    [J].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1997, (03) : 143 - 144
  • [4] 检测海洋弧菌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研究
    张晓华
    徐怀恕
    [J].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 1997, (03) : 60 - 66
  • [5] 文蛤副溶血弧菌病的研究
    阎冰,洪家明,刘军义,陈振鸿
    [J]. 微生物学杂志, 1996, (04) : 1 - 5
  • [6] 副溶血弧菌对文蛤的致病性及其防治
    沈亚林
    于业绍
    [J]. 水产学报, 1993, (03) : 249 - 252
  • [7] 文蛤弗尼斯弧菌病研究
    王广和
    沈艳云
    沙培荣
    曹祥志
    于志华
    姚国兴
    宋晓村
    王汉清
    郑庆树
    钱哓明
    孙祥
    崔广钿
    [J]. 微生物学通报, 1992, (04) : 222 - 225
  • [8] 文蛤病原菌(溶藻弧菌)的分离与性状及病文蛤组织的电镜观察
    郑国兴
    李何
    黄宁宇
    于业绍
    杨季芳
    吴友吕
    [J]. 水产学报, 1991, (02) : 85 - 95
  • [9] 林清华编.免疫学实验[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 [10]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细菌分类组 编.一般细菌常用鉴定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