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互联性贷款的存在逻辑与自我履约——基于声誉视角的理论分析

被引:10
作者
米运生 [1 ]
曾泽莹 [1 ]
何璟 [2 ]
机构
[1]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互联性贷款; 声誉效应; 声誉租金; 关联博弈; 自我履约;
D O I
10.19523/j.jjkx.2016.03.008
中图分类号
F832.43 [农业信贷];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公司+农户"组织中广泛存在的互联性贷款,既是一种内生性的市场化农户贷款模式,也是依赖声誉效应的自我履约机制。从声誉视角,本文为其存在逻辑与自我履约机制提供内在一致的分析框架,并深入阐述声誉效应的微观机理。研究发现,在声誉外部性的农村,产品市场重复博弈所形成的声誉,通过信号功能而缓解逆向选择问题,并使追求合作剩余与声誉租金最大化的交易双方选择互联性贷款;通过交易功能,声誉资本能使贷款者在产品市场上对信贷违约者施加可置信的私人惩罚。政策寓意是:基于非审慎的功能监管理念,监管部门应引导互联性贷款的健康发展,以释放它在促进农村金融内生发展方面的巨大潜能。
引用
收藏
页码:100 / 113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近代中国民间金融契约整理与制度解析 [J].
李雨纱 ;
张亚光 .
经济科学, 2015, (06) :117-128
[2]   阶级身份、互联性交易、季节性与民间借贷——基于民国时期北方农村家计调查 [J].
林展 ;
陈志武 .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5, (05) :177-187+199
[3]   农户信贷市场的正规部门与非正规部门:替代还是互补? [J].
刘西川 ;
杨奇明 ;
陈立辉 .
经济研究, 2014, 49 (11) :145-158+188
[4]   中国农业结构调整的总体估价与趋势判断 [J].
高强 ;
孔祥智 .
改革, 2014, (11) :80-91
[5]   互补性资产、双边依赖与要素契约的内生均衡:理论构念及东进公司的经验证据 [J].
米运生 ;
董丽 ;
邓进业 .
中国农村经济, 2013, (04) :12-27
[6]   市场互联性、关系型合约与经济转型 [J].
王永钦 .
经济研究, 2006, (06) :79-91
[7]   约束条件下合约选择和合约延续性条件分析——内蒙古塞飞亚集团有限公司和农户持续签约的经济解释 [J].
邓宏图 ;
米献炜 .
管理世界, 2002, (12) :120-127+151
[8]  
佃农理论[M]. 商务印书馆 , 易宪容译, 2000
[9]  
Bayesian repeated games and reputation[J] . Antoine Salomon,Fran?oise Forges.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 2015
[10]  
Reputation in the long-run with imperfect monitoring[J] . Alp E. Atakan,Mehmet Ekmekci.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