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主体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共治模式——以宁波市鄞州区为例

被引:31
作者
沈永东 [1 ,2 ,3 ]
陈天慧 [1 ]
机构
[1]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浙江大学社会治理研究院
[3] 不详
关键词
多元主体; 基层社会治理; 补缺模式; 协同模式; 替代模式;
D O I
10.15944/j.cnki.33-1010/d.2021.04.008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离不开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已有研究大都关注多元主体在政府机制、市场机制与社群机制中的治理行为与治理成效,而较少对多种治理机制如何互补协同构建起共治模式进行探究。基于合作生产理论和合作治理理论,本文提出多元主体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共治模式可以分为补缺模式、协同模式与替代模式。通过对宁波市鄞州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案例研究发现,补缺模式有效盘活了志愿者群体、社区原住民等社会资本力量,在社会自治领域激发群体活力;协同模式有效聚合了政府、市场和社会三方力量,在社会共治领域协同多元主体应对网络治理与统战新形势;替代模式有效促进了基层社会组织在社群的竞争与合作中共同成长,在社会共治与社会管理领域发挥更好效能。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8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社会治理共同体及其实现机制 [J].
郁建兴 ;
任杰 .
政治学研究, 2020, (01) :45-56+125
[2]   走向互动式治理:国家治理体系创新中“国家-市场-社会关系”的变革 [J].
顾昕 .
学术月刊, 2019, 51 (01) :77-86
[3]   中国地方治理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J].
郁建兴 .
治理研究, 2018, 34 (01) :65-74
[4]   中国社会治理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 [J].
燕继荣 .
教学与研究, 2017, (09) :29-37
[5]   转型期城市基层治理:机制、逻辑与策略 [J].
孙涛 ;
刘凤 .
学海, 2016, (05) :17-22
[6]   地方政府治理创新自我推进机制:动力、挑战与重塑 [J].
胡宁生 ;
戴祥玉 .
中国行政管理, 2016, (02) :27-32
[7]   合作治理的构建:政府与社会良性互动的生成机制 [J].
汪锦军 .
政治学研究, 2015, (04) :98-105
[8]   合作治理:历史与现实的路径 [J].
敬乂嘉 .
南京社会科学, 2015, (05) :1-9
[9]   社会企业的包容性治理功用及其发挥条件探讨 [J].
高传胜 .
中国行政管理, 2015, (03) :66-70
[10]   论政府在社会治理行动中的三项基本原则 [J].
张乾友 .
中国行政管理, 2014, (06) :5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