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头类植物药三种双酯型生物碱研究进展

被引:22
作者
李志勇 [1 ,2 ]
李彦文 [3 ]
孙建宁 [2 ]
张硕峰 [2 ]
机构
[1]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研究院
[2]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中药药理系
[3]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
关键词
乌头碱; 中乌头碱; 次乌头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4 [中药化学];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本文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从化学结构、体内代谢、毒理与药效、配伍与炮制等方面对乌头碱、中乌头碱、次乌头碱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论述,可为相关研究者提供较全面的信息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87 / 9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0 条
[1]   乌头类中药对CHL细胞的DNA损伤作用 [J].
王金勇 ;
王亚其 ;
张建军 ;
王衍堂 ;
李宏霞 ;
李颐 ;
肖凯 .
现代预防医学, 2007, (07) :1204-1206
[2]   乌头碱对大鼠睾丸支持细胞的毒性研究 [J].
张建军 ;
王衍堂 ;
王金勇 ;
王莉 ;
李宏霞 .
现代预防医学, 2007, (07) :1221-1223+1227
[3]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研究乌头碱的水解产物 [J].
刘永刚 ;
刘倩 ;
张宏桂 ;
乔延江 .
中国新药杂志, 2007, (04) :303-305
[4]   附子不同配伍药对中生物碱成分的电喷雾质谱分析 [J].
越皓 ;
皮子凤 ;
宋凤瑞 ;
刘志强 ;
刘淑莹 .
药学学报, 2007, (02) :201-205
[5]   不同附子炮制品中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含量的HPLC测定 [J].
王瑞 ;
刘芳 ;
孙毅坤 ;
李飞 ;
乔延江 .
药物分析杂志, 2006, 26 (10) :1361-1363
[6]   哇巴因和乌头碱对豚鼠和大鼠心肌细胞钠电流的作用 [J].
龚冬梅 ;
邹晓龙 ;
白云龙 ;
单璐琛 ;
孟庆新 ;
于金玲 ;
王绍婷 ;
吕延杰 ;
杨宝峰 .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2006, (05) :347-350
[7]   乌头碱中毒后脑神经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J].
雷怀成 ;
向文采 ;
石亮 .
山东医药, 2006, (27) :21-22
[8]   HPLC测定附子及其炮制品中3种双酯型生物碱的含量 [J].
刘芳 ;
于向红 ;
李飞 ;
谈钰元 ;
乔延江 .
中国中药杂志, 2006, (14) :1160-1162
[9]   附子单煎以及与浙贝母合煎后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等有毒成分的含量变化研究 [J].
边宝林 ;
司南 ;
王宏洁 ;
杨健 ;
何希荣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06, (04) :9-10
[10]   附子甘草配伍的药代动力学实验观察 [J].
唐立中 .
山东医药, 2006, (10) :6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