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北岸天然草地小尺度地表径流与降水关系

被引:11
作者
朱宝文 [1 ,2 ]
陈晓光 [2 ]
郑有飞 [1 ]
李英年 [3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 青海省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关键词
地表径流; 降水量; 降水强度; 青海湖北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39 [水文循环与水文气象];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青海湖北岸海北牧业气象试验站2006-2008年3a观测的天然草地地表径流、土壤水分及大气降水资料,分析了该地区降水特性、土壤水分与地表径流的关系.结果表明:青海湖北岸年平均径流系数为0.16%,地表径流主要发生在夏秋季,径流系数夏季>秋季>春季,冬季不产生径流;地表径流造成的水土流失主要集中在盛夏的7-8月,年水土流失量主要由大降水造成.地表径流量与降水量呈线性正相关关系,径流量与30min最大雨强表现为指数函数关系,径流量与降水量和30min最大雨强的乘积也呈线性正相关关系.径流量的大小更多地受降水量和降水强度的共同影响,地表径流与降水前0~20cm的土壤水分呈明显正相关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074 / 107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环青海湖地区草地近地层气象要素变化特征 [J].
朱宝文 ;
宋理明 ;
许存平 ;
姜朝阳 ;
马宗泰 ;
周华坤 ;
徐有绪 .
中国农业气象, 2007, (04) :389-392
[2]   重庆缙云山不同植被类型对地表径流系数的影响 [J].
张洪江 ;
孙艳红 ;
程云 ;
程金花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6, (06) :11-13+45
[3]   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降水特征值和下垫面因子影响下的水土流失规律 [J].
卫伟 ;
陈利顶 ;
傅伯杰 ;
巩杰 .
生态学报, 2006, (11) :3847-3853
[4]   草地坡面水动力学特性及其阻延地表径流机制研究 [J].
郭雨华 ;
赵廷宁 ;
孙保平 ;
丁国栋 ;
成晨 ;
胡封兵 .
水土保持研究 , 2006, (04) :264-267
[5]   九寨沟林下地表径流及其与地表和土壤状况的关系 [J].
王晶 ;
包维楷 ;
丁德蓉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5, (03) :93-96
[6]   不同经营措施笋用麻竹人工林的地表径流研究 [J].
郑郁善 ;
陈卓梅 ;
邱尔发 ;
尤志达 ;
洪有为 ;
陈礼光 .
生态学报, 2003, (11) :2387-2395
[7]   山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J].
朱连奇 ;
许叔明 ;
陈沛云 .
地理研究, 2003, (04) :432-438
[8]   闽南次降雨量与土壤侵蚀量的关系研究 [J].
黄炎和 ;
卢程隆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2, (03) :76-78
[9]   马占相思人工林和果园地表径流规律的对比研究 [J].
周国逸 ;
闫俊华 ;
申卫军 ;
侯爱敏 ;
余作岳 ;
林永标 .
植物生态学报, 2000, (04) :451-458
[10]   南亚热带鹤山5种生态系统的地表径流 [J].
申卫军 ;
周国逸 ;
彭少麟 ;
余作岳 ;
林永标 ;
曾友特 .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1999, (04) :273-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