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政府初期文科与实科比例失衡的社会政治效应

被引:5
作者
陈德军
机构
[1] 上海大学社科学院上海
关键词
高等教育; 青年问题; 社会科学; 社会制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262.9 [国民党南京政府(1927年以后)];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4 ; 030503 ; 0307 ; 060205 ;
摘要
南京政府所谓的“青年问题”实质上反映了它们对 192 0年代和 1930年代中国政治继续动荡的恐惧与抵制。民初以来的高等教育 ,其文科与实科的比例结构与社会需求之间严重失衡倾向的日益积累 ,导致了越来越多游离于社会生产结构之外的文科学生成为批判现实的社会科学最为热情的接受群体。当他们的切身遭遇在学理上被引向对社会制度的道德质问时 ,社会科学表现为 2 0世纪 30年代具有颠覆性的一种时尚。这些学生也由此为抗议南京政府的政治组织所吸纳 ,从而掀起了此起彼伏的让南京当局头痛的政治风浪。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6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中国国民党历次会议宣言决议案汇编:第一册. 浙江省中共党史学会. . 1981
[2]  
教育部编. 《二十三年度全国高等教育统计》,第2部分,表1 .
[3]   近世译书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 [J].
钱存训 ;
戴文伯 .
文献, 1986, (02) :176-204
[4]  
中国近代史上的官绅商学[M]. 湖北人民出版社 , 章开沅等主编, 2000
[5]  
回顾录[M]. 岳麓书社 , 邹鲁著, 2000
[6]  
中国思想史论[M]. 安徽文艺出版社 , 李泽厚 著, 1999
[7]  
萧楚女文存[M]. 中共党史出版社 , 萧楚女著, 1998
[8]  
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M]. 人民出版社 , 薄一波著, 1997
[9]  
柔石日记[M]. 山西教育出版社 , 柔石著, 1997
[10]  
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M]. 江苏古籍出版社 ,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编,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