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实践框架下的精准扶贫探索:研究者定位与职责

被引:8
作者
戴小文
曾维忠
庄天慧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
关键词
循证实践; 精准扶贫; 研究者; 证据;
D O I
10.13713/j.cnki.cssci.2017.01.022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循证实践方法的出现与兴起是社会科学研究范式向自然科学靠拢的重要表现,也是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科学化的重要契机与过程。将精准扶贫研究与实践纳入循证实践方法框架下进行探讨有利于精准扶贫研究与实践更加科学地展开与推进,循证实践方法为精准扶贫工作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循证实践框架下的精准扶贫研究者作为精准扶贫实践的起点,能够凭借自身优势,克服精准扶贫实践过程的其他参与者在证据开发、使用过程中的不利因素,为精准扶贫具体工作的科学推进和取得实效奠定证据基础,也为其他相关研究者对精准扶贫的深入研究提供重要的证据支撑。
引用
收藏
页码:144 / 15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基于循证实践方法的老年人口健康干预研究.[D].童峰.西南财经大学.2014, 12
[2]   循证实践:一种新的精准扶贫机制与方法学探讨 [J].
戴小文 ;
曾维忠 ;
庄天慧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43 (03) :131-137
[3]   新常态下“精准扶贫”的包容性创新机制研究 [J].
赵武 ;
王姣玥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 25(S2) (S2) :170-173
[4]   农村精准扶贫中的协商:内容与机制——基于四川省南部县A村的观察 [J].
吴晓燕 ;
赵普兵 .
社会主义研究, 2015, (06) :102-110
[5]   精准扶贫:技术靶向、理论解析和现实挑战 [J].
左停 ;
杨雨鑫 ;
钟玲 .
贵州社会科学, 2015, (08) :156-162
[6]   论中国的精准扶贫 [J].
汪三贵 ;
郭子豪 .
贵州社会科学, 2015, (05) :147-150
[7]   社会工作介入与农村扶贫模式创新——基于中国村寨扶贫实践的研究 [J].
李文祥 ;
郑树柏 .
社会科学战线, 2013, (04) :198-203
[8]   循证实践:一种新的实践形态? [J].
杨文登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0, 26 (04) :106-110
[9]   国家的生存:情报和社会研究者 [J].
J.鲍曼 ;
光军 .
国外社会科学, 1980, (06) :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