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源性致病菌六联融合毒素的构建及免疫学特性研究

被引:1
作者
宫彬彬 [1 ]
柳增善 [1 ]
于师宇 [1 ]
孟宪梅 [1 ]
卢士英 [1 ]
任洪林 [1 ,2 ]
李兆辉 [1 ]
王克坚 [2 ]
机构
[1] 吉林大学人兽共患病研究所,人兽共患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食源性致病菌; 基因串联; 融合毒素; 血清抗体; ELISA检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92 [医学免疫学];
学科分类号
100102 ;
摘要
[目的]构建4种食源性致病菌融合毒素基因及重组表达载体,制备六联融合毒素的血清抗体。[方法]采用柔性Linker序列(G-G-G-G-S)对目的基因进行串联(HblA-VT1B-SEA-VT2B-BoNTaHc-SEB),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22b(+)-F6并在E.coli BL21中进行表达,将表达蛋白纯化后免疫豚鼠制备血清抗体,利用ELISA和琼脂扩散试验验证抗体的特异性与敏感性。[结果]成功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ET-22b(+)-F6并在E.coli BL21中成功表达,37℃表达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表达量10.2%),基因序列全长3384bp,编码1127个氨基酸,蛋白分子量为127205,测序结果与设计序列一致性为100%。ELISA和琼脂扩散试验表明,融合毒素F6与4种食源性致病菌有良好的反应原性,与多种非目标菌不反应。[结论]成功构建了多联融合毒素基因的表达质粒及制备了抗血清,为利用融合毒素的方法检测食源性致病菌,进而建立食源性致病菌广谱、快速的检测方法奠定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1122 / 112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Vero毒素及其检测 [J].
李海波 .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2001, (04) :202-204
[2]   人CD80-Linker-SEA重组毒素的设计及生物学特性预测 [J].
李增山 ;
隋延仿 ;
姜永强 ;
雷祚荣 ;
尚继栋 .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01, (01) :10-12
[3]  
蛋白质结构分析[M]. 科学出版社 , (德)R.M.坎普(R.M.Kamp)等编著, 2000
[4]  
分子克隆实验指南[M]. 科学出版社 , (美)J.萨姆布鲁克(JosephSambrook),(美)D.W.拉塞尔(DavidW.Russell)著, 2002
[5]  
现代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M].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 卢圣栋主编, 1999
[6]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Escherichia coli O157:H7 strains in China[J] . Jian-Guo Xu,Tai-Su Quan,Dong-Lou Xiao,Tang-Ring Fan,Le-Mi Li,Chang-Ao Wang,Wei Li,Han-Ming Liu.Current Microbiology . 1990 (5)
[7]  
Selection of linkers for a catalytic single-chain antibody using phage display technology. Tang Y, Jiang N, Parakh C, et 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