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环境下的党媒情感传播模式:策略、动因和影响

被引:75
作者
张志安 [1 ,2 ]
黄剑超 [1 ]
机构
[1]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
[2] 武汉大学媒体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党媒; 融合; 移动化产品; 情感传播模式; 人民日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D261.5 [党的宣传工作];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0308 ;
摘要
传统党媒在社交媒体和移动互联网主导的社会化传播语境下,话语主导权、议程设置能力以及社会影响力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冲击和影响。其创办的微博、微信、客户端等融合新媒体,正逐步采用情感传播的方式来实现生产机制和传播模式的创新和变革。本文以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我的军装照""幸福长街40号"等内容产品,发现其进行情感传播的主要策略。本文分析指出,融合环境下的情感传播模式的兴起背后,依托的是新传播环境中党媒的独特资源与互联网商业公司技术、经济资本间的整合与互惠共赢。总体上,情感模式的运用提高了党媒的网络传播力和舆论引导力,增进了网民群体的参与、强化了公众的国家认同,推动了党媒内容生产机制和传播模式的变革,但同时,也面临着观念认知影响不足、内容创意难度大等挑战。
引用
收藏
页码:78 / 8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1]  
大众传播理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刘海龙, 2007
[12]  
Authoritarian Participatory Persuasion 2.0: Netizens as Thought Work Collaborators in China[J] . Maria Repnikova,Kecheng Fang.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 2018 (113)
[13]  
《"两微一端"媒体融合传播排行榜》[7月31日-8月6日]. 侯鑫淼,刘洪杰. http://yuqing.people.com.cn/n1/2017/0814/c364056-29468272.html . 2017
[15]   市场背景下制约党报新闻生产的三重逻辑 [J].
田秋生 .
国际新闻界, 2009, (02) :69-74
[16]   媒介仪式,空间与文化认同:符号权力的批判性观照与诠释 [J].
石义彬 ;
熊慧 .
湖北社会科学, 2008, (02) :171-174
[17]   当代媒介场研究导论 [J].
刘海龙 .
国际新闻界, 2005, (02) :53-5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