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期间的问题与应对

被引:14
作者
陈庆安 [1 ]
潘庸鲁 [2 ]
机构
[1] 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2]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
关键词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存在问题; 理解适用; 基本原则;
D O I
10.16366/j.cnki.1000-2359.2018.05.009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对刑事诉讼模式的多元化探索具有开创性价值,但它不同于美国辩诉交易制度,是由认罪、认罚和从宽三个方面组成的,且顺序不能颠倒。认罪是被告人对公诉机关指控犯罪事实和罪名的确认,认罚是对量刑幅度的有限协商,能否从宽仍需法院最终确认。在对该制度充分肯定和褒奖的前提下,也应重视试点运行期间出现的被告人滥用上诉权,被告人量刑从宽幅度激励不足以及行使辩护权存在弱化、控辩双方协商先天不足等各种问题。问题的出现既有制度设计的原因,也有理解适用不准确的原因。为确保该制度在适用中不偏离方向,应坚持被告人自愿、定罪证明标准不变、公检法职能不错位、被告人诉讼权利全面保障的原则,同时理性看待试点期间出现的各种问题并积极探索解决之路。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刑事裁判权研究.[D].彭海青.中国政法大学.2006, 10
[2]  
刑事诉讼前沿研究.[M].徐静村; 主编.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
[3]  
法国刑事诉讼法典.[M].罗结珍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
[4]  
简易刑事程序研究.[M].左卫民等著;.法律出版社.2005,
[5]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若干争议问题 [J].
陈瑞华 .
中国法学, 2017, (01) :35-52
[6]   法国庭前认罪协商程序之借鉴 [J].
吕天奇 ;
贺英豪 .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7, 25 (01) :43-52+172
[7]   美国有罪答辩的事实基础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J].
史立梅 .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7, 25 (01) :31-42+172
[8]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研究 [J].
陈卫东 .
中国法学, 2016, (02) :48-64
[9]   上诉权的现实与理想 [J].
潘庸鲁 ;
孙晔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1, (08) :82-86
[10]   美国辩诉交易程序与意大利刑事特别程序之比较(上) [J].
陈瑞华 .
政法论坛, 1995, (03) :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