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政策演进下的中国农村多维贫困

被引:37
作者
沈扬扬 [1 ]
詹鹏 [2 ,3 ]
李实 [1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
[2] 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3]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
关键词
扶贫政策; 多维贫困; 跨期变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借助多维贫困指标体系,本文测算了1995-2013年我国农村地区多维贫困跨期变化,分解出主要减贫因子,并建立了减贫因子与国家惠农、减贫政策之间的关联。结论显示:整体上,农村多维贫困得到极大缓解,彰显超越收入维度的多维扶贫成效。具体地,20世纪90年代中期农户自费医疗支出负担对整体贫困的贡献度最高,后期"新农合"普惠项目弥补了这块短板。缺乏经济能力在20年前是第二突出的多维贫困表现形式,但伴随民生发展得到缓解。现阶段,多维贫困农户面临的困境主要来自健康和医疗。细分群体中,老年人、教育程度低、居住在西部地区和贫困县等子群体的贫困程度很高,说明多维贫困集中分布于弱势群体和经济发展程度低的区域,这些群体是政策的着力点。稳健性分析显示,改变子维度的代理变量、改变权重结构或去掉某些维度,本文结论仍然成立。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66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对中国多维贫困状况的初步测算——基于全球多维贫困指数方法 [J].
冯怡琳 ;
邸建亮 .
调研世界, 2017, (12) :3-7+52
[2]   精准扶贫重在精准识别贫困人口——农村低保政策的瞄准效果分析 [J].
朱梦冰 ;
李实 .
中国社会科学, 2017, (09) :90-112+207
[3]   中国农村多维贫困与精准扶贫 [J].
张立冬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6 (04) :65-74
[4]   中国多维贫困的动态测算、结构分解与精准扶贫 [J].
张全红 ;
李博 ;
周强 .
财经研究, 2017, 43 (04) :31-40+81
[5]   地区公共服务供给与转移支付减贫效应研究——基于多维贫困分析框架 [J].
王曦璟 ;
高艳云 .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17, 38 (02) :92-98
[6]   收入导向型多维贫困测度的稳健性与敏感性 [J].
张昭 ;
杨澄宇 ;
袁强 .
劳动经济研究, 2016, (05) :3-23
[7]   中国农村贫困标准与贫困监测 [J].
鲜祖德 ;
王萍萍 ;
吴伟 .
统计研究, 2016, 33 (09) :3-12
[8]   长期多维贫困、不平等与致贫因素 [J].
郭熙保 ;
周强 .
经济研究, 2016, 51 (06) :143-156
[9]   基于Alkire-Foster模型的多维贫困测度影响因素敏感性研究——基于粤北山区农村家庭的调查数据 [J].
陈辉 ;
张全红 .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16, 46 (11) :91-98
[10]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多维贫困测度与时空演进 [J].
郑长德 ;
单德朋 .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03) :13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