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变化对岩溶地下水溶解无机碳及其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影响

被引:12
作者
赵敏 [1 ,2 ]
曾成 [3 ]
刘再华 [1 ,2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州省科技厅普定喀斯特研究综合试验站
[3]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溶解无机碳; 稳定碳同位素; 生物量效应; 稀释效应; 土地利用; 岩溶石漠化; 森林;
D O I
10.19700/j.0379-1726.2009.06.006
中图分类号
P595 [元素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土地利用变化对岩溶地下水溶解无机碳(DIC)的影响关系到岩溶作用强弱及其相关的全球碳循环的正确评价。对贵州茂兰原始森林内的板寨岩溶地下河流域和普定岩溶石漠化强烈的陈旗、灯盏河泉域三种不同的土地利用下的地下水的DIC及其稳定同位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地下水的DIC表现形式主要为HCO3-。对于缺少土壤覆盖的板寨和灯盏河岩溶地区,雨季主要因为稀释作用,HCO3-含量出现年内最低值;而对于较多土壤覆盖的陈旗岩溶地区,雨季主要受土壤CO2效应控制,HCO3-含量出现年内最高值,反映了土壤在岩溶作用及其碳循环中的特殊重要性。此外,夏季由于生物量的增加,δ13CDIC值较冬季偏轻1‰~2‰。而对于不同土地利用而言,石漠化影响下的地下水δ13CDIC较原始森林下的地下水偏重2.5‰~3.0‰,且随着石漠化的发展,土壤的进一步流失,地下水δ13CDIC进一步偏重,反映了石漠化后生物量比例减少和大气成因CO2比例增加对地下水δ13CDIC升高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565 / 57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1]  
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与地表物质循环[M]. 科学出版社 , 刘丛强等, 2007
[12]  
茂兰喀斯特森林科学考察集[M]. 贵州人民出版社 , 周政贤主编, 1987
[13]  
Seasonal, daily and diurnal variations in the stable carbon isotope composition of carbon dioxide respired by tree trunks in a deciduous oak forest[J] . Florence Maunoury,Daniel Berveiller,Caroline Lelarge,Jean-Yves Pontailler,Laurent Vanbostal,Claire Damesin.Oecologia . 2007 (2)
[14]  
Carbon isotope ratio of dissolved inorganic carbon (DIC) in rivers draining the Deccan Traps, India: Sources of DIC and their magnitudes[J] . Anirban Das,S. Krishnaswami,S.K. Bhattacharya.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 2005 (1)
[15]   典型喀斯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以贵州省普定后寨河流域为例 [J].
万洪涛 ;
杨勇 ;
史运良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 (03) :3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