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石棉县大水沟碲矿床地质、矿物学和地球化学

被引:20
作者
毛景文,陈毓川,周剑雄
杨百川
机构
[1] 北京矿床地质研究所
[2] 四川省有色稀贵金属公司
关键词
碲矿床,矿物学,地球化学,四川省,石棉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83 [碲];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位于杨子地台西缘的大水沟碲矿床是世界迄今唯一一例独立碲矿床。成矿围岩为一层30一50m厚的三叠纪变基性火山岩及厚层状大理岩。矿体呈脉状平行排列,走向NNE。成矿作用可以分为磁黄铁矿黄铁矿阶段、辉碲铋矿阶段和黄铜矿黄铁矿(自然金)阶段,其中第二阶段是主要碲矿化阶段。该阶段矿石的碲品位一般为0.2%一5%,富矿石达15%一25%。在矿脉两侧围岩蚀变十分发育,于磁黄铁矿黄铁矿阶段矿脉和辉碲铋矿阶段矿脉两侧分别形成以黑云母为主和以白云母为主的两套蚀变组合及分带。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从矿脉边侧向外,K、Na和Ca组分降低,Fe和Mg组分增高。矿脉中白云母的K-Ar年龄测定为149.86±2.72Ma。黄铁矿的Co/Ni比值为56一652。成因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反映出大水沟碲矿床的成矿物质来自深源,其成矿作用可能与区域上燕山期碱性岩浆或碱质花岗岩活动有关。成矿时磁黄铁矿黄铁矿阶段的硫逸度(fs_2)为10 ̄(-16.7),碲逸度(fTe_2)为10 ̄(-15)一10 ̄(-14);辉碲铋矿阶段的fs_210 ̄(-14)一10 ̄(-11.5)和fTe_210 ̄(-11.2)一10 ̄(-10.5)。
引用
收藏
页码:276 / 290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7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