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连接过程另辟新径的触发闪电特征分析

被引:4
作者
陈绍东 [1 ,2 ]
杨少杰 [3 ]
张义军 [2 ]
董万胜 [2 ]
李俊 [2 ]
郑栋 [2 ]
但建茹 [3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3] 广州市气象局
关键词
先导; M分量; 连接过程; 回击; 新径; 双回击电场;
D O I
10.13336/j.1003-6520.hve.2009.06.002
中图分类号
P427.3 [大气电现象(大气电学)];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0.1μs时间分辨率的快天线电场变化仪、5000帖/s的高速摄像机等仪器设备所观测的资料,对发生在从化夏季人工引雷试验中一次连接过程另辟新径的触发闪电个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下行直窜先导和上行连接先导在另辟新径的拐点处连接并产生回击,连接点位于风杆的斜上方8m处,上、下先导连接的速度估算约为40和780km/s,闪电F120605连接过程另辟新径产生的原因与原电离通道倾斜、风杆较高及回击电流强度较大有直接关系。连接后出现间隔约1ms的双回击电场,认为是由同一闪电间隔较短的两组先导-回击序列所产生,它的产生与连接过程另辟新径有很大的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356 / 136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雷电与人工引雷.[M].王道洪等编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2]  
Progressive Lightning. II.[J].B. F. J. Schonland;D. J. Malan;H. Collens.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Serie.1935, 877
[3]   两次仅有连续电流的负极性人工引发雷电特征分析 [J].
陈绍东 ;
张义军 ;
杨少杰 ;
董万胜 ;
黄智慧 ;
吕伟涛 ;
郑栋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9, 29 (01) :113-119
[4]   人工触发闪电放电过程分析 Ⅱ.闪击间放电过程 [J].
言穆弘 .
高原气象, 1998, (04) :70-78
[5]   地闪回击的微秒级辐射场特征及近地面连接过程分析 [J].
郄秀书 ;
郭昌明 ;
张翠华 ;
刘欣生 ;
渡边贞司 ;
王道洪 ;
河崎善一郎 ;
仲野贡 ;
中村光一 ;
牛尾知雄 .
高原气象 , 1998,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