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介质放矿理论的改进研究

被引:33
作者
陶干强 [1 ]
任凤玉 [2 ]
刘振东 [1 ]
任青云 [1 ]
机构
[1] 南华大学核资源与核燃料工程学院
[2]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 随机介质放矿理论; 放出体形态; 放矿口; 放出体方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D861.1 [];
学科分类号
081901 ;
摘要
在实验的基础上,分析了放矿口宽度对放出量和散体流动参数的影响,改进了随机介质放矿理论,揭示了放矿口宽度对散体移动规律的影响,并指出了其影响范围.将改进后的随机介质放矿理论与原来的随机介质放矿理论进行了对比,3个矿山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随机介质放矿理论与实际符合较好.提出了确定采场结构参数的新方法,当放出体为非标准椭球体时,上下分段菱形布置的放出体三点相切时可得到最优的采场结构参数.该方法的提出,进一步扩大了随机介质放矿理论的应用范围.
引用
收藏
页码:239 / 24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崩落矿岩散粒体流动性能试验研究 [J].
陶干强 ;
杨仕教 ;
任凤玉 .
岩土力学, 2009, 30 (10) :2950-2954
[2]   随机介质放矿理论散体流动参数试验 [J].
陶干强 ;
杨仕教 ;
任凤玉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9, 28(S2) (S2) :3464-3470
[3]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端部放矿口的影响机理研究 [J].
乔登攀 ;
周宗红 ;
马正位 .
中国矿业, 2007, (11) :59-62
[4]   放矿口散体流动速度分布及显著影响高度研究 [J].
乔登攀 ;
马正位 .
金属矿山, 2007, (10) :37-41
[5]   基于SLS系统的弓长岭井下矿大断面结构参数应用研究 [J].
王鹏 .
中国矿业, 2007, (01) :98-101
[6]   大间距集中化无底柱采矿新工艺研究 [J].
董振民 ;
范庆霞 ;
金闯 .
金属矿山, 2004, (03) :1-4
[7]   大间距无底柱采矿新工艺工业试验 [J].
程海军 .
金属矿山, 2003, (12) :5-7+11
[8]  
放矿口对崩落法放矿的影响[J]. 任凤玉.有色金属. 1993(04)
[9]  
放矿理论及其检验[D]. 张慎河.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1
[10]  
随机介质放矿理论及其应用[M]. 冶金工业出版社 , 任凤玉著,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