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介质放矿理论散体流动参数试验

被引:20
作者
陶干强 [1 ]
杨仕教 [1 ]
任凤玉 [2 ]
机构
[1] 南华大学核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2]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采矿工程; 随机介质理论; 放矿; 散体流动参数; 标志颗粒; 放出体方程; 采场结构参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D801 [矿山开采理论];
学科分类号
081901 ;
摘要
随机介质放矿理论散体流动参数原有测量方法的不足主要表现在:由于散体颗粒运动表现出不确定性和随机性,散体流动参数测量存在较大误差;标志颗粒与试验矿岩散体流动性能不一样;原有参数求解方法一般采用放出量与放出体高度之间的关系式求解,测量结果与实际差别较大。在试验的基础上,改进标志颗粒的制作方法与放置方法,提出利用放出体方程求解散体流动参数的新方法。对2个矿山的4种不同矿石进行散体流动参数测量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新方法得到的散体流动参数与实际基本相符。将该方法应用于北洺河铁矿生产中,确定合理的采场结构参数,取得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矿石回采率为90%,贫化率为11%。现场应用表明,随机介质放矿理论的散体流动参数可较好地反映崩落矿岩的流动特性,散体流动参数测量新方法可大大地增强随机介质放矿理论的工程适用性。
引用
收藏
页码:3464 / 347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弓长岭井下铁矿崩矿步距优化研究 [J].
李文增 ;
任凤玉 .
中国矿业, 2008, (06) :55-57
[2]   放矿随机介质理论移动概率密度方程研究 [J].
乔登攀 ;
孙亚宁 ;
任凤玉 .
煤炭学报, 2003, (04) :361-365
[3]   矿岩散体流动参数物理模拟实验 [J].
王述红 ;
任凤玉 ;
魏永军 ;
李文增 .
东北大学学报, 2003, (07) :699-702
[4]   梅山铁矿工业放出体试验研究 [J].
俞胜健 .
冶金矿山设计与建设, 2000, (01) :3-6
[5]   放矿仿真模型进展及其在矿山的实际应用 [J].
任凤玉 .
有色矿冶, 1995, (06) :5-8
[6]   近地表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的随机介质方法 [J].
刘宝琛,张家生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1995, (04) :289-296
[7]   放矿的随机介质理论 [J].
王泳嘉 ;
吕爱钟 .
中国矿业, 1993, (01) :55-60
[8]  
离散元法在崩落法放矿中应用的研究[J]. 王泳嘉,刘国兴,邢纪波.有色金属. 1987(02)
[9]  
随机介质放矿理论及其应用[M]. 冶金工业出版社 , 任凤玉著, 1994
[10]  
煤矿地表移动的基本规律[M]. 中国工业出版社 , 刘国琛,廖国华编著, 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