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热泉子铜矿床成矿过程分析

被引:10
作者
温春齐
徐新煌
茅燕石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四川成都
[3] 四川成都
关键词
铜矿床; 立交桥式矿化; 喷流沉积-成岩成矿期; 热液叠加改造期;
D O I
10.19719/j.cnki.1001-6872.2002.03.007
中图分类号
P618.41 [铜];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新疆小热泉子铜矿床主要产于下石炭统小热泉子组一套滨、浅海相火山 -沉积组合夹不等量正常沉积组合的岩石中。矿体在较深部呈层状、似层状而在浅部呈脉状 ,构成立交桥式矿化格架。通过基础地质、矿床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认为小热泉子铜锌矿床的形成过程至少经历了 4期 6个阶段 :即喷流沉积 -成岩成矿期、混合热液叠加改造期、构造改造期和表生风化期。主成矿期为热液叠加改造期。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新疆小热泉子铜矿区构造特征及成矿模式 [J].
尚玲 .
地质力学学报, 1998, (02) :85-92
[2]  
康滇地轴铜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M]. 地质出版社 , 陈好寿,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