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位对小叶杨人工林生长及土壤养分空间差异的影响

被引:29
作者
刘鑫
满秀玲
陈立明
李文影
机构
[1]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关键词
坡位; 小叶杨; 人工林; 土壤养分;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07.05.028
中图分类号
S792.11 [杨];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选择毛乌素地区东北部梁地上3种类型的小叶杨人工林,研究了坡位对其生长和土壤养分空间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体上,坡位对小叶杨和沙柳的生长均有显著影响。小叶杨人工林植被生长均表现为:坡底>坡顶≥坡中,小叶杨和柠条的混交林比其他两个林型生长好。小叶杨人工林土壤有机质含量在坡底部位多数土层中含量较高,在0.57%1.09%之间,坡中和坡顶部位含量较小,分别在0.36%1.07%和0.32%0.82%之间,这与植被生长较好密切相关;土壤有机质含量在不同坡位均呈波动式减少的趋势,0~10 cm土层中含量均最大,在0.63%1.09%之间。坡中部位各土层中的速效N、速效P和速效K含量较高,分别在18.82~66.63 m g/kg,24.07~90.06 m g/kg和51.94~190.24 m g/kg,这与坡中植被生长较差有关;而坡底和坡顶较小,速效N、速效P和速效K在不同坡位垂直变化趋势差异较大。另外,小叶杨和柠条混交林的土壤平均养分含量均较高,土壤有机质0.81%,速效N 33.84 m g/kg,速效P 49.03 m g/kg,速效K 104.14 m g/kg。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8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毛乌素沙地优势植物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D].肖春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2001, 01
[2]  
毛乌素沙地高等植被调查与研究.[D].李志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 02
[3]   黄土高原沟壑区小流域坡地土壤养分分布特征 [J].
魏孝荣 ;
邵明安 .
生态学报, 2007, (02) :603-612
[4]   科尔沁沙地不同人工植物群落对土壤养分和生物活性的影响 [J].
曹成有 ;
朱丽辉 ;
蒋德明 ;
富徭 ;
高菲菲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7, (01) :168-171
[5]   基于RS和GIS的毛乌素沙地植被盖度定量估测 [J].
蔡体久 ;
琚存勇 ;
姚月峰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12) :2301-2305
[6]   不同利用方式与坡位土壤物理性质及养分特征分析 [J].
高雪松 ;
邓良基 ;
张世熔 .
水土保持学报, 2005, (02) :53-56+60
[7]   毛乌素沙地主要固沙灌(乔)木林地水分平衡研究 [J].
张国盛 ;
王林和 ;
董智 ;
李玉灵 ;
吉日格勒 .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3) :1-9
[8]   毛乌素沙地的生态背景及其草地建设的原则与优化模式 [J].
张新时 .
植物生态学报, 1994, (01)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