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松对吉林西部低产旱田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10
作者
徐璐 [1 ,2 ]
王志春 [1 ]
赵长巍 [1 ]
祝明炜 [1 ]
魏博微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半干旱区; 土壤物理特性; 深松; 根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2.7 [土壤水分];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水资源匮乏是干旱区和半干旱区农业增产的瓶颈,高效利用水资源是解决该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针对吉林西部半干旱区土壤耕性差等问题,研究了不同深松措施对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深松处理对土壤物理性质有较大的改善作用,能显著降低犁底层土壤紧实度,增加耕层土壤水分,但对土壤密度和孔隙度影响效果不明显;不同深松方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不同,凿式深松比全方位深松对犁底层的破坏作用更大,更能有效降低土壤紧实度,凿式深松对土壤饱和导水率的提高作用显著优于全方位深松,全方位深松在犁底层的饱和导水率比对照有显著提高;从作物来看,深松对促进作物根系生长和增加作物产量有显著作用,不同深松方式对根系生长的促进作用从大到小依次是S60>SQ40>S40,对作物产量增加效果明显的耕作方式依次是SQ40>S60>S40。图1,表4,参23。
引用
收藏
页码:121 / 12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1]  
中国21世纪水问题方略[M]. 科学出版社 , 刘昌明等著, 1996
[12]   Modelling China’s potential maize production at regional scale under climate change [J].
Wei Xiong ;
Robin Matthews ;
Ian Holman ;
Erda Lin ;
Yinglong Xu .
Climatic Change, 2007, 85 :433-451
[13]   1951-2003年中国气温和降水变化及其对干旱的影响 [J].
翟盘茂 ;
邹旭恺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5, (01) :16-18
[14]   试论东北地区农业节水与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J].
刘作新 .
应用生态学报 , 2004, (10) :1737-1742
[15]   中国东北近50年干旱发展及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响应 [J].
谢安 ;
孙永罡 ;
白人海 .
地理学报, 2003, (S1) :75-82
[16]   土壤深松对小麦根系活性的垂直分布及旗叶衰老的影响 [J].
王法宏 ;
王旭清 ;
任德昌 ;
于振文 ;
余松烈 .
核农学报, 2003, (01) :56-61
[17]   我国半干旱地区农业用水现状及发展方向 [J].
山仑 ;
邓西平 ;
康绍忠 .
水利学报, 2002, (09) :27-31
[18]   深松土对玉米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 [J].
宋日 ;
吴春胜 ;
牟金明 ;
徐克章 .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0, (04) :73-75+80
[19]   耕作措施对土壤特性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J].
丁昆仑 ;
M.J.Hann .
农业工程学报, 2000, (03) :28-31
[20]   土壤水研究进展与评述 [J].
雷志栋 ;
胡和平 ;
杨诗秀 .
水科学进展, 1999, (03) :31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