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交网络的家庭农场经营规模探讨

被引:7
作者
李永安 [1 ]
孙捷 [2 ]
机构
[1] 华东交通大学农村发展与社区建设研究中心
[2] 南昌航空大学文法学院
关键词
家庭农场; 社交网络; 经营规模;
D O I
10.16768/j.issn.1004-874x.2014.10.051
中图分类号
F324.1 [农场];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在当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造成土地细碎化,不利于规模经济的背景下,家庭农场及其规模问题受到关注。根据经济主体社交网络相关理论和实践的分析可知,家庭农场的规模不是人为主观设计就能够设定的,而是取决于家庭农场交往过程中,以市场为平台,通过社交网络获得的物质、信息等资源的状况;以及取决于社交网络形成的多边信任结构激发出的期权价值。家庭农场社交网络及其规模经营之间的动态关系在于通过社交网络的构建和加固,可以做到:改变农业主体的属性从而形成家庭农场规模弹性的主观条件;实现生产、需求与交易环境的协调,从而形成合理规模;畅通资源和要素流转渠道,为适度规模经营提供物质条件;稳定规模边际收益的预期等。
引用
收藏
页码:228 / 23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当前农地制度下的困局与农地市场化流转机制改革 [J].
李永安 .
浙江农业学报, 2013, 25 (06) :1444-1448
[2]   财政支持家庭农场绩效评估——以上海市松江区家庭农场为例 [J].
阚凯 ;
杨光焰 .
经济视角(下), 2013, (07) :78-79+94
[3]   一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视角 [J].
汤文华 ;
段艳丰 ;
梁志民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2 (02) :186-190
[4]   家庭农场的制度解析:特征、发生机制与效应 [J].
高强 ;
刘同山 ;
孔祥智 .
经济学家, 2013, (06) :48-56
[6]   “公司+家庭农场”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基于温氏集团案例研究 [J].
张乐柱 ;
金剑峰 ;
胡浩民 .
学术研究, 2012, (10) :94-97+128
[7]   社会资本与农户信贷约束缓解——山西蒲韩乡村合作与台湾农会比较研究 [J].
袁月兴 ;
杨帅 ;
温铁军 .
贵州社会科学, 2012, (06) :53-56
[8]   基于小农户制现状探索家庭农场制及其规模 [J].
罗艳 ;
王青 .
湖北农业科学, 2012, 51 (06) :1281-1284
[9]   近世佃农的经营性质与收益比较 [J].
龙登高 ;
彭波 .
经济研究, 2010, 45 (01) :138-147
[10]   家庭农场抑或企业化——中国农业生产组织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J].
陈纪平 .
经济学家, 2008, (03) :4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