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塔里木盆地东缘水汽输送探讨

被引:22
作者
林振耀
郑度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委地理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委地理研究所 北京
[3] 北京
基金
中国科学院基金;
关键词
青藏高原; 若羌; 水汽输送; 地生态;
D O I
10.13866/j.azr.1992.02.001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探讨了青藏高原水汽输送的路径,同时对若羌地区的降雨特征进行了分析。初步结论如下:1.有两条水汽输送途径:一条为东线,从孟加拉湾沿布拉马普特拉河和雅鲁藏布江向北进入高原的北部地区。印度洋的水汽可能沿此线到达若羌地区。另一条为西线,但随季节变化而不同。夏季,热带云系翻越喜马拉雅山进入高原;冬季,云团自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穿越帕米尔高原进入西藏阿里地区。2.近年来若羌地区的降雨开始增加。50年代年降雨量为16.2毫米,60年代为18.0毫米。70年代为20.3毫米,80年代为40.2毫米。3.若羌地区的年平均降雨量为23.8毫米。两次反常的暴雨发生于1981年和1988年7月,降雨量分别为73.5毫米和48.2毫米,导致了严重的洪水灾害。另外,本文还对青藏高原水汽输送路径与植被分布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1 / 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青藏高原水汽输送路径的探讨 [J].
林振耀 ;
吴祥定 .
地理研究, 1990, (03) :33-40
[2]   雅鲁藏布江下游河谷水汽通道初探 [J].
杨逸畴 ;
高登义 ;
李渤生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 1987, (08) :893-902
[3]   东喜马拉雅植被垂直带的初步研究 [J].
郑度 ;
陈伟烈 .
JournalofIntegrativePlantBiology, 1981, (03) :228-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