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中山区城市建筑垂直特征对城市热环境效应的影响

被引:11
作者
闫广华 [1 ,2 ]
苏俊如 [3 ]
管敦颐 [3 ]
机构
[1]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
[2] 长春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3] 辽宁师范大学自然地理与空间信息科学辽宁省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地表温度; 城市热环境效应; 城市建筑垂直特征; 建筑高度; 大连市中山区;
D O I
10.13249/j.cnki.sgs.2019.01.014
中图分类号
X16 [环境气象学]; TU119.4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081304 ;
摘要
以大连市中山区的遥感和建筑数据为基础,利用单窗算法和相关分析方法,研究2007年、2017年研究区的地表温度空间分异特征,以及地表温度与建筑高度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2007年、2017年研究区最低温度由22.497℃增长到29.015℃,最高温度由36.091℃增长到43.213℃。研究区北部、解放路和中南路沿线、青泥洼-天津街商贸集聚区附近温度明显增高。2007年、2017年,研究区区域内建筑都有所增高,中山区北部和青泥洼-天津街商贸集聚区附近建筑明显增高,研究区建筑有向南蔓延的趋势。2007年、2017年,地表温度与建筑高度呈现低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346、0.331。
引用
收藏
页码:125 / 13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基于TM影像的哈尔滨市主城区绿地降温作用研究 [J].
袁振 ;
吴相利 ;
臧淑英 ;
吴长山 ;
李苗 .
地理科学, 2017, 37 (10) :1600-1608
[2]   大连市城区绿地时空特征的热环境效应研究 [J].
杨俊 ;
孙静 ;
葛全胜 .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6, 18 (08) :1087-1093
[3]   城市地表水体时空演变及其对热环境的影响 [J].
王美雅 ;
徐涵秋 ;
付伟 ;
林中立 ;
李霞 ;
张博博 ;
唐菲 .
地理科学, 2016, 36 (07) :1099-1105
[4]   福州市城市不透水面景观指数与城市热环境关系分析 [J].
邹春城 ;
张友水 ;
黄欢欢 .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4, 16 (03) :490-498
[5]   FY-3A/MERSI数据在典型大城市热环境监测预报中的应用——以上海市为例 [J].
杨何群 ;
周红妹 ;
尹球 ;
李永平 ;
柏桦 .
测绘通报, 2013, (11) :25-28+32
[6]   基于HJ-1B的城市热岛季节变化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J].
刘帅 ;
李琦 ;
朱亚杰 .
地理科学, 2014, 34 (01) :84-88
[7]   河谷地形下兰州市城市热岛效应的时空演变研究 [J].
张建明 ;
王鹏龙 ;
马宁 ;
张超 .
地理科学, 2012, 32 (12) :1530-1537
[8]   苏州下垫面格局演变及其局地热环境效应 [J].
祝善友 ;
张桂欣 ;
刘莹 .
地理科学, 2012, 32 (07) :859-865
[9]   北京城区城市热岛的多时空尺度变化 [J].
张佳华 ;
孟倩文 ;
李欣 .
地理科学, 2011, 31 (11) :1349-1354
[10]   旧城改造与城市热岛效应关系的遥感研究——以福州市苍霞片区为例 [J].
唐菲 ;
徐涵秋 .
地理科学, 2011, 31 (10) :1228-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