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施肥管理对塿土全碳和易氧化有机碳的影响

被引:17
作者
李平儒
任卫东
李志军
史银光
张树兰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化肥; 有机肥; 土壤剖面; 塿土; 土壤全碳; 易氧化有机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8 [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采用不施肥(CK),秸秆和化肥配施(SNPK),低量有机肥和化肥配施(M1NPK),高量有机肥和化肥配施(M2NPK)以及单施化肥N、NP、NPK、NK、PK 9个施肥处理,休闲(Fallow)和撂荒(Setaside)2种土壤管理方式,研究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系统长期施肥以及土壤管理方式对土壤全碳(TOC)和易氧化有机碳(ROOC)含量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各施肥处理的TOC和ROOC含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土壤TOC含量均值变化为处理M2NPK>M1NPK>SNPK>Setaside>NPK>NP>N>PK>NK>CK>Fallow,土壤ROOC含量均值变化为处理M2NPK>M1NPK>SNPK>Setaside>NPK>N>NP>PK>NK>CK>Fallow。土壤TOC和ROOC含量的变化均为处理MNPK>SNPK>Setaside>NPK>偏施化肥>CK>Fallow。土壤剖面TOC和ROOC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NPK处理较CK显著增加0~10 cm土层TOC含量,却明显降低30~60 cm土层TOC含量;SNPK处理显著增加0~20cm土层TOC含量;M2NPK处理显著提高0~30 cm TOC含量。不同施肥管理均显著影响了0~60 cm土层ROOC含量。可见,塿土长期有机物投入有助于土壤有机碳的固持,而长期施用化肥效果有限。
引用
收藏
页码:194 / 20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长期定位施肥对潮土有机氮组分和有机碳的影响 [J].
肖伟伟 ;
范晓晖 ;
杨林章 ;
孙波 .
土壤学报, 2009, 46 (02) :274-280
[2]   长期不同施肥措施对红壤水稻土有机碳和养分含量的影响 [J].
吴晓晨 ;
李忠佩 ;
张桃林 .
生态环境, 2008, 17 (05) :2019-2023
[3]   长期施肥对土壤活性有机碳指标的影响 [J].
王玲莉 ;
娄翼来 ;
石元亮 ;
韩晓日 .
土壤通报, 2008, (04) :752-755
[4]   长期定位试验下施肥对潮棕壤活性碳库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J].
宇万太 ;
赵鑫 ;
马强 ;
周桦 .
土壤通报, 2008, (03) :539-544
[5]   长期施肥对土壤有机碳和无机碳的影响 [J].
曾骏 ;
郭天文 ;
包兴国 ;
王卓 ;
孙建好 .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08, (02) :11-14
[6]   基于长期试验资料对中国农田表土有机碳含量变化的估算 [J].
吴乐知 ;
蔡祖聪 .
生态环境, 2007, (06) :1768-1774
[7]   有机物循环对红壤稻田土壤有机碳和热水可提取碳的影响 [J].
王开峰 ;
王凯荣 ;
彭娜 ;
吕焕哲 ;
谢小立 .
土壤通报, 2007, (03) :447-451
[8]   长期不同施肥制度下土壤有机质质量动态变化规律 [J].
张电学 ;
韩志卿 ;
王秋兵 ;
陈洪斌 ;
常连生 ;
于玉桥 ;
刘东强 ;
王介元 .
土壤通报, 2007, (02) :251-255
[9]   长期定位施肥对棕壤有机碳的影响 [J].
阴红彬 ;
韩晓日 ;
谢芳 ;
杨劲峰 ;
曹宏杰 .
土壤通报, 2006, (06) :1102-1105
[10]   黑土长期施肥及养分循环再利用的作物产量及土壤肥力变化Ⅳ.有机碳组分的变化 [J].
赵丽娟 ;
韩晓增 ;
王守宇 ;
刘鸿翔 ;
李海波 ;
苗淑杰 ;
王风 .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05) :817-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