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标记技术在玉米品种分析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2
作者
马纯艳
郑莹
李王月莹
陶思源
徐昕
机构
[1] 沈阳师范大学生物系
关键词
玉米; CTAB; 分子标记; RAPD;
D O I
10.16519/j.cnki.1004-311x.2005.03.025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玉米沈丹16、沈丹2100的可见叶片为材料,采用CTAB-Ⅱ方法提取玉米基因组DNA,然后应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基因组DNA进行多态性扩增。结果是:从RAPD反应所用的4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1个适宜引物,共扩增出63条谱带,其中14条为差异性谱带,其余引物没有扩增出谱带,被淘汰;此次实验的RAPD反应系统虽然较成功,但不是最佳的,今后要进一步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58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玉米RAPD研究影响因素的探讨 [J].
刘勋甲 ;
郑用琏 ;
石永刚 ;
柯枫英 ;
铁双贵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996, (05) :5-9
[2]   多聚酶链式反应技术(PCR)的发展及其应用 [J].
胡稳奇 .
生物学通报, 1992, (03) :11-12+7
[3]   玉米RAPD程序优化研究及其初步探讨 [J].
傅骏骅 ;
李连城 ;
刘新芝 ;
彭泽斌 ;
黄长玲 .
作物学报, 1997, (01) :56-61
[4]   RAPD技术及其应用 [J].
惠东威 ;
陈受宜 .
生物工程进展, 1992, (06) :1-5+27